当前位置: 和平鸟 >> 和平鸟的繁衍 >> 摇号一代,论牛蛙普娃如何和平共处
想当初摇号结果出炉,“普娃摇进常外”、“顶尖牛娃摇号失败进了菜小”,这种戏剧性的现象层出不穷。前几天,柯柯老师写了一篇关于新初一现状的文章,也引发了一票家长的讨论~
总的来说:
摇进“牛校”的普娃爸妈:难~
没摇进“牛校”的牛娃爸妈:难~
但是……你以为难的只有家长么?
不,对于民办校来说:没有好生源,再牛的学校也撑不过去,大写的难~
摇号后,各校除了赶紧地建立了小学部之外,面对摇号进来的这一批生源,也快速建立了应急措施。于是就听说,今年初一开始,CW经常中午三课老师在班级,针对不同的孩子一个个拎题目。而这种情况,在往年,只会发生在初三快中考的时候……
当然,除了老师在教学上变得更加负责之外,各校在班型设置上也是颇费功夫。但由于今年教育局提出“均衡分班”,所以没办法分重点班实验班。
这时候,“走班”闪亮登场。据说常州有牛校已经开始如此分班了
1何为走班
通俗来讲,传统班是“学生不动老师动”,走班就是“老师不动学生动”。没有班主任进行统一管理,更没有固定的上课教室。这也算得上是传统教学进行转型升级的一次改革性尝试。
从此,老师有了自己固定的学科教室,学生上课要去所上的课的老师自己的学科教室里面去上,这就是所谓的走班制。
这也就是我们的孔子老爷爷最初提早提出的“因材施教”。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
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学有所成”
学有余力的学生→“学有所长”
学习能力特别优异的学生,采用循序渐进的自学作业,加大自主学习的比重。
说得再直白一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对于学习的进度要求不同。有的人一碗饭吃不饱,有的人半碗都觉得撑,有的人营养过剩,有的人缺乏营养。按照个体不同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计划,对任何人都更负责。
但是……还是有很多家长……
在她们看来,分层走班就是变相的分“快慢班”,就是给自己孩子贴上了“菜鸟”的标签。于是这段时间就陆陆续续传出各校走班被举报这类事情……
在这里柯柯老师想说:摇号进牛校,不等于躺赢。没有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牛校给普娃的打击只会更大,为什么要分层呢?就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未来。
你可知道当你在坚持“快乐教育”的时候,牛娃们已经开始了(备注:早7点晚11点,一周连续7天)的学习生活。有句话说得很好,长得帅的人比你优秀,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幸运”只是给了你一张船票,人家12年的努力注定比你快了一步。
更何况,牛校的分班考不会一考定终身的,慢慢地从后往前赶,对孩子的整个人生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路,分层让孩子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路,而不是在不适合自己的路上死磕,这有什么错吗?
你以为学校的“走读”是瞎胡搞,但是你可知道:你们只担心自己家的一个,而他们要担心的是学校里的一群。学校要做的是在不错过任何一个好苗子的同时,让更多的孩子可以有机会考入“省一北奔”。
所以,还是那句话,一切都听老师安排~
一起加油,这才是鸡娃之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