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鸟

冷枪冷炮运动两年间,歼灭敌军52

发布时间:2023/6/4 16:29:02   
北京正规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news/a_8598844.html

最近电影《狙击手》热映,银幕上的张大弓为了保家卫国与敌人周旋,用一把狙击步枪打得美军闻风丧胆。很多人看完电影,都会觉得“张大弓”的事迹有些虚假,其实,这一形象并不是由编剧完全虚构,在历史上的确有对应的人物原型——狙击英雄张桃芳。

《狙击手》在让观众重温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时,也为所有人展示一段少人谈及的历史——打得美国人不敢冒头的冷枪冷炮运动。

分庭抗礼谋和平,敌焰嚣张意难平

如今我们常讲的冷枪冷炮运动指的是从年开始,一直持续抗美援朝结束,这一段以武促和,以战止战的特殊战役。这一作战形式的产生,有着较为复杂的历史背景。

其一,停战谈判时期,不宜采取大规模运动战破坏和平。

年中,第五次战役结束。临阵换将的美军虽然没能率领“联合国军”,重现当年“仁川登陆”的大获全胜,但也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装备保有机动兵力。

中朝联军也因为重装火力的缺乏导致,迟迟无法彻底吞掉敌人的成建制军队。固然 取得第五次战役的胜利,却始终未能重创美军主力,距离彻底胜利仍然遥遥无期。

面对中美两国军队在“ ”反复拉锯鏖战的窘境,联合国军提出双方进行停战和谈的要求。就此 进入双方沿“ ”僵持对峙的新阶段。

既然双方已经开始讨论和谈细节,那任何一方的主动攻击都会被视为单方面挑衅而遭到国际社会的唾弃。在此期间,美军经常搞出一些“小动作”挑衅我军,意在故意煽风点火。为防止美军胁迫,我军决定用“积极防御”的手段以战促和,以战止战。

其二,我军当时的攻坚能力疲弱,不足以在阵地战中反击敌人。

当 进入阵地“静坐战”的阶段之后,我军火力不足的劣势便充分地暴露出来,两军火力差距实在太大。原本在运动战中,我军尚可用严明的军纪和灵活的战术重创美军。但进入阵地战后,我军失去展现优势的重要舞台。

相反,组织散漫的“联合国军”正可利用装备上的优势,对我军进行袭扰。进,可以利用火力优势肆意轰炸我军阵地;退,可以守在战壕里,不用担心突然出现的 战士。

据统计,在朝作战的7个师和第八集团军总部的美军,共有约门火炮。相比之下, 最早入朝的6个军,仅装配不足门各式火炮,还不到美军火炮数量的一半,质量更加堪忧。

而且美军装备的普遍是威力更强、射程更远的榴弹炮。而我军能使用的更多是缴获而来的迫击炮、山炮和野炮等小口径火炮。在相持阶段,这种劣势让我们在前期吃尽苦头。

在阵地对峙时期,美军经常利用武器优势炮轰我军阵地。他们利用手中的大炮和坦克,整天对着 阵地狂轰滥炸,平均每天向 阵地倾泻发炮弹。

我军将士稍有反击便会遭受敌人的狂轰滥炸,损失本就不多的火炮力量。甚至有时,我们明明知道敌军炮兵所在,却因为枪炮射程不足,只能待在战壕里生闷气。

其三,部队长期在枯燥和被压制的状态下作战,士气会受到削弱。

这种战力上的不对等,久而久之造就联合国军的骄狂无礼。据一些 战士回忆,当时双方阵地距离仅为到米。“连对面阵地的美国人,眼睛是什么颜色的都能看清。”

因为我军始终未能对美军有效还击,美国大兵将阵地当成舞厅、酒吧和日光浴场。他们时而聚在一起喝酒,摔跤,洗澡。更有甚者,常以袒露隐私部位的方式羞辱 战士。

当时我军的情况是“不敢抬头”,因为稍一抬头就会面对美国人的挑衅和火力威胁。在长期压抑和沮丧的情绪下作战,全军上下的士气都受到严重削弱。

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善,必然影响战争失败。长期以往,要么战士“发疯”,以报复性冲锋,单方面破坏“难得的和平”;要么战士“丧胆”,失去作战意志,产生逃兵,甚至酿成哗变。

此时,一则《 一天击杀7名敌军》的通报,出现在 总部。这则消息令苦闷已久的 将士们看到新的希望。

突发冷枪泄愤恨, 狙杀丧敌魂

通报里的内容,原来是第40军团的战士徐世祯,他不甘整日忍受这些外国佬的“窝囊气”。他决定走出战壕,主动出击,在不跨入敌军阵地的情况下进行反击,打击他们的气焰。

一天,徐世祯抄起一把精于狙击的莫辛-纳甘步枪,悄悄离开战壕,摸到敌军阵地周围。为隐蔽自己的位置,徐世祯脱下外衣,把脸和全身都涂满泥土。

通过仔细地观察和小心地谋划,化身“泥人”的徐世祯不断用手里的步枪收割敌军7条性命。而且狙击过程中,他闪转腾挪,不断改变射击地点,愣是在敌人的报复的子弹和炮火中全身而退。

徐世祯此举,虽是为 将士大出一口“鸟气”,但是客观上确实打破不得随意开枪的军令。正当他整日为自己要受到怎样的惩罚惴惴不安时,徐世祯接到部队的嘉奖和前往总部学习分享的机会。

实际上,所有得知徐世祯所为的 指战员,都为他的举动鼓舞振奋。是啊!整日窝在战壕里,哪个血气方刚的汉子能成天忍着“大老美”的炮弹和嘲笑?

“过瘾啊,过瘾,这仗打的!”

在毛主席等开国 的眼中,徐世祯此举以类似于“零敲牛皮糖”的方式灵活作战,既可以打压敌军日益嚣张的气焰,又可以迫使联合国军牢牢地坐在谈判桌旁,为国家争取和平的环境,值得大力推广。

所以一场战争史上规模 的狙击作战,“冷枪冷炮活动”应运而生。这场作战的口号就是“让敌人低下头来”!

其实狙击作战一直都是以弱敌强的 战法,苏芬战争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便是例证。

苏芬战争发生于年11月,是苏联为有效掌控波罗地海重要港口城市——列宁格勒,主动向芬兰进攻而挑起的地区性战争。苏联出动万军队,入侵总人口仅有万,装备20万军队的芬兰。

最终苏联以伤亡近38万人的代价惨胜,但芬兰的游击队对苏军造成巨大伤亡,其突出代表便是“白色死神”西蒙·海耶。在这场战争中他单枪匹马歼灭余名苏军,其中更以一杆狙击枪狙杀名敌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于年7月。面对单兵素质和装备均胜于自己的德国部队,红军放弃一城一池的争夺,改为大量击杀德军士兵,以消耗其有生力量。

苏军吸取苏芬战争的教训,利用狙击手和游击部队取得良好战果。战场上涌现出很多如瓦西里·扎伊采夫一般的“狙神”。瓦西里在这场战役中击杀名轴心国士兵,其事迹被改编为电影《兵临城下》。

军充分发扬群策群力和军内民主的优良作风,很快摸索出适合朝鲜战场的狙击作战模式。当时我军为狙击小组为单位,每组配备1-2人,有1人专门负责观察,而射手则专注射击。

狙击部队将任务区域做了详细的划分,并精心设计各个狙击点。这些射击点中还有掩人耳目的假工事。每位射手负责2-3个固定目标和活动目标,一旦射击,无论是否得手都需要尽快撤离。

在冷枪作战前期,驻守在中段前线的第26军就取得显著战果。在年初,该军第团狙击部队,以29发枪弹毙伤敌军14人。一时间敌军魂飞胆破,几天之内没有人敢在阵地上露面。

整体看来,冷枪作战计划成效显著。12军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以发子弹,共歼敌人。24军坚守阵地的5个月间冷枪击毙敌军1万多人,冷炮击毙4千多人。

15军45师仅依靠冷枪,便在6个月时间中歼敌人。驻守上甘岭.7阵地的第团在9个月内便击杀敌军8人。整个15军冷枪冷炮期间以伤亡35人的代价,共歼敌人。

冷枪运动中也不乏 战士的代表,如 团8连战士江苏兴化张桃芳。在冷枪冷炮运动中,张桃芳共打出发子弹,竟取得击杀名敌人的成绩,刷新上甘岭狙击战的杀敌纪录。

因为张桃芳神乎其技的枪法和飘逸诡谲的埋伏位置,美军对他的狙杀毫无办法。敌军士兵根本不敢露头,吃喝拉撒只能全在壕沟和工事里解决,到 无奈将秽物排泄在吃剩罐头里,远远丢在一边。

冷枪冷炮运动的高峰时期,连勤杂人员都上了场。如第68军第师一名叫庞子龙的炊事员,在给狙击手送饭时,也不禁想打上两枪过过手瘾。不想庞子龙竟自此一战成名,3个月内毙敌54名。

枪炮协同布天网,缩头隐蔽空思量

的冷枪运动取得良好战果,同时也造成一定问题:敌军开始躲在工事中不轻易出现。这种甘当“缩头乌龟”的方法虽然可以逃避一时,却无法改变战场局势。为了进一步打击美军的气焰, 的冷炮运动开始发威建功。

因为我军当时掌握的火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较为有限,所以只能通过精细化的规划和设计,弥补固有的问题。冷炮运动采取平射炮曲射炮兼备,多种火炮相互配合射击的战术。

每当遇到敌军的重型坦克,战士使用威力强大的榴弹炮和大口径迫击炮进行定点轰击。而针对运输车队,则采用口径较小但是装填速度快的野炮进行袭扰。

冷炮运动的目标也不局限为大型目标,散乱的敌军士兵同样是轰击对象。操作灵活,威力较弱的普通迫击炮和山炮就经常与狙击手相互配合,击杀向后方逃窜,超出狙击枪射击范围的敌军

这种多炮种精细明确的分工合作, 限度地利用了手头不多的火炮资源。一般在 多次作战中,一个炮位只有1-2次射击机会。如果不能一击制敌并转移,就会遭到敌人猛烈的报复。

为避免炮兵浪费弹药和暴露位置的问题, 将士们积极开发出灵活的战法。按照如此精细化,近乎于专人专项的作战流程对敌,可以加大对敌人的杀伤。

冷炮运动战果同样非常显著。单单第15军就依靠冷炮运动消灭名敌人,击毁敌军坦克18辆。尤以战士唐章洪表现突出,他在上甘岭战役中,只靠1门82毫米迫击炮就轰杀敌军余人。

到年8月,39军集合42门各类火炮,进行狙击作战次。他们以发炮弹,击毁敌军坦克44辆、汽车45辆、地堡74个、歼敌人。

为扩大战果,冷枪和冷炮运动还会相互配合,以枪炮协同的方式 限度歼灭敌军。其作战核心就是枪炮协同、迫敌出洞、就地全歼。目的就是要把敌人从工事里轰出来。

这种战法最开始由 第15军42师炮兵排长高奎开创,经过多次实战证明有效后,迅速被推广到全军。

高奎本经过多年征战,本就是一位出色的游击炮狙击手。在冷炮运动前期,他曾7次出击,击毁敌人8个地堡,击毙13名敌人,仅仅发射40发炮弹。

在一次战斗中,经过精确计算和多年射击的手感,高奎在米的距离上进行超距离发射,两炮轰开一个敌军碉堡。碉堡中的敌人见状如丧考妣,惊慌失措,不要命似地从工事中窜出逃命。

这些本以为逃出生天的敌人还是没能逃出我军的天罗地网。因为仓皇出逃,这些“联合国军”成为我军的步枪、机枪狙击手们射击目标。神枪手们一阵齐射,他们全部被撂倒在阵地上。

经过数个月的激战, 逐渐摸索到成系统的作战体系,即米以内的敌人由狙击手负责狙杀。-米以内的敌人由机枪进行击杀,狙击枪配合。

战士们如观察到距离-米以内,如军械、工事和建制敌人的大目标,一般会选择用无坐力炮轰击。在应对距离在米以外的目标时,由普通迫击炮轰击。

距离阵地在-米以内的目标,根据距离远近,从小到大,由口径81毫米到毫米的迫击炮和其他山炮、野炮负责。而针对距离在米以外远程目标,则由毫米榴弹炮进行轰击。

冷枪冷炮立奇功,杀敌致胜亦从容

经过数个月的狙击作战,使得我军抑郁的气氛一扫而光。冷枪冷炮运动也取得良好的战果,其战果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沉重地打击“联合国军”。至战争结束时,通过狙击作战歼灭摧毁的敌军数量和武器装备已经足以赶上数次大规模运动战。

据 记录档案显示,仅在年5月到8月期间, 一线部队的狙击手共毙伤“联合国军”1.3万余人。从年5月到年7月的两年间,冷枪冷炮运动共歼灭敌军5.2万人。

要知道在整场 期间,“联合国军”共伤亡62.8万名士兵。也就是说冷枪冷炮运动的歼敌数占“联合国军”总伤亡总数的8.3%。当回顾我军运动战战绩时,会发现这绝不是一个小数字。

据统计,在 次至第五次战役期间,我军歼敌数分别为1.5万人、3.6万人、1.9万人、7.8万多人和8万多人。 在运动战中歼敌总数约有22.8万人。相比之下冷枪冷炮运动战绩不遑多让!

其二,此战我军损耗极少。我军在取得优良战果的同时,并没有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浪费。因为布置周密,纪律严明,我军在冷枪冷炮运动中的伤亡远少于敌人,甚至经常出现全身而退的情况。

同时我军将士用精湛的枪法和灵活的战术,将子弹和炮弹的杀伤效率提高到 。他们平均每发射两颗子弹就能消灭一个敌人,为我军节省下宝贵的军事物资。

要知道二战期间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要2.5万发子弹。越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20万发子弹。当时我国国力贫弱,根本经不起这么大的消耗,很多 战士的物资都是从苏联进口的。

其三,为 中止创造有利条件。在双方和谈期间,美方多次进行军事挑衅,一度取得谈判的主动权。但是冷枪冷炮运动后,欧美联军“人困马乏”,失去作战意志,前线部队已处于崩溃边缘。

倘若此时再不能结束战争,“联合国军”要面对的,不仅是中朝部队的枪口,更有军事哗变的可能。可以说,因为冷枪冷炮作战的胜利,使得 提前结束。

今日我们会看这些数据固然高呼过瘾,但这些信息背后却包含着无数前辈用血肉铸就的“钢铁长城”。“昂扬奋进,不负韶华”,我辈更当“撸起袖子加油干”!

参考文献:

《现代战争史上规模 的狙击作战——记朝鲜战场上我军的狙击行动》年06期《轻兵器》刘向阳

《打你没商量—— 在朝鲜战场的冷枪冷炮活动》年08期《兵器知识》李鹏曲爱国

《抗美援朝中的“冷枪冷炮”运动》年12期《中国档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7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