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平鸟 >> 和平鸟生活环境 >> 布列斯特要塞为国家流尽最后一滴血
“艺术烹调剧影随想”
——《布列斯特要塞》
辛丑年除夕之际
“心影”活动第二期与小伙伴们相遇
在新年的火热气氛中
我们走进了《布列斯特要塞》的世界
感受了苏维埃红军战士不朽的精神
从情节、画面、构图、声音、主题
等方方面面
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分享
我们一起康康六篇优秀影评吧!
#写在前面
这是一个俄罗斯的导演将真实发生在布列斯特要塞的战争讲述给世人的故事。
布格河畔欢声笑语、歌舞升平的平静生活被突如其来的飞机轰炸打破,连续不断的枪炮声就在耳边,曾经的亲人爱人的尸体就在眼前,乱象碾碎了一切。八千名苏维埃红军战士们在生死面前将做何选择,在信念面前将何去何从?
壹
20新闻与传播学院夏睿艺:小河对岸的夜色渐深沉
给一点时间让蟋蟀放声歌唱
寂静多少让人心不安宁
愚钝的鸟儿偶然也惊飞升
“我知道迟早要发生战争,但没想到是这样的战争。”
对于被入侵者,他们没有自主选择战争时刻的权利,他们只能等待,等待第一声枪响,等待浓雾中迫近的恐惧与死亡。
影片开始,画面的色调是如此地明亮温暖。小男孩心不在焉地奏着跑调的乐曲,眼睛越过一对对跳舞的男女,目光与阿丽娅相汇。她手中的镜子反射出的金色阳光抚摸着男孩的脸。白裙,军绿,那时的布列斯特秩序井然,让我觉得这美好的时光似乎也可以像旋转舞蹈一样永远地流淌下去。
十几分钟后,突如其来的纳粹万字符便轰炸掉了人们自欺欺人的假象。无休无止的空投、炮弹、扫射;满屏的爆破、火舌:战争是一把丑陋的黑色之火。
它毁坏着人类一切最美丽的梦,仅吐出余烬、残肢、焦黑的尸体和暗红的血;它发出刺耳的轰鸣声、战机俯冲声、子弹呼啸声,得意地嘲讽那不绝于耳的悲怆的求救声、哀婉的啜泣、沙哑的嘶吼和无数绝望而又坚毅的眼神……
他们无法承受,而他们又别无选择。
侵略者可以撤退,但他们无路可逃,只因这里是他们的国,他们的家,他们爱人生活着的土地,他们最后的底线与尊严。
真正的英雄,不是创造丰功伟绩供后人敬仰,而是面对着必然的失败,仍决不投降,仍奋勇向前,仍高喊着“乌拉”,视死如归。
“政委请出列。”
“我就是。”
他笑着说。
人性可以在战争中卑劣到何种下限,就可以高尚到何种光芒。
“我们将在陆地上同他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上同他作战;我们将在天空中同他作战,直至借上帝之力,在地球上肃清他的阴影,并把地球上的人民从他的枷锁下解放出来。”
二战结束了,但战争从未停止。它由人们的欲望而起,而这贪欲和偏见从未消失过。在当今看似和平的世界局势下,阴影依旧蛰伏于地球的各个角落中。局部战争和冷战不断,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们何时才能迎来真正的和平?
答案就藏在影片最后。
年轻的男孩超现实般地来到了两鬓斑白的老者身边,在沉重的记忆墓碑之上却也生发了崭新的橄榄枝。青年人是战争中的幸存者,更是希望的代言人。渴望和平的希望与信念,经历了熊熊战火,无数生命为保护它而牺牲,最终存活到了当下。而新时代的少年们,又将背负着前人的嘱托,怀揣一颗颗渴望和平的心,去奔赴下一个未来。
这里再也没有你的身影
或许你以另一种方式栖息
现在多么宁静
夜晚慢慢隐藏
仿佛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宿命
却不敢惊扰即将满溢的泪滴
和注定献给圣主的祭品
别让我尚未品尝幸福就已死去
我们缅怀烈士,是愿世间再无烈士。
贰
20法学院余涵林:看罢影片的第一印象,就是几乎填满了整个荧幕的炮火、灰烬,还有人们惊惧的神情。
整部电影就像是被夹在一条缝中,在挣扎,在突围,试图告诉人们这里的一切。
作为“棋子”的布列斯特。
布列斯特,苏德前线的门廊,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在波德俄之间数度易手。年,依照《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波兰被苏德瓜分,苏军进驻要塞,与德军划河而治。可见,早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这个身处夹缝之间的边境小城就已经受过了太多排挤,至于安宁平和的生活,近两年来才渐有起色。因此,当地居民的迫切需求,绝非意识形态的高屋建瓴,而是今后和平永驻,再不受战争侵扰。
作为“易碎品”的幸福生活。
战争在这个宁静夏夜悄然爆发的时候,人们在号手的伴奏声中载歌载舞,俱乐部电影荧幕里的新人热烈拥吻,电影放映员笨拙地向未婚妻求婚,号手和心上的姑娘相约河畔垂钓……一切似乎都如平日一般平静,如布格河水流淌。此处大肆渲染战前平静、从容的氛围,从各流各色人物的视角展示了对于幸福安宁生活的规划和期待,预先为战争的突如其来和绝望氛围设下了铺垫。
河畔。有条不小的鱼上钩,男孩爬上树梢去拉鱼。就在这时,平静的水面发出了些微颤动,縠纹扩散开来,可没有人注意这些,更不可能知道,这将是全世界震动的余波。这个场景其实像极了苏德战况的缩影,德军的行动早就有所迹象,然而苏联方面迫于领导层的意愿选择,对这些情况疏于注意。
影片中的战争桥段由这里开始,或许也有其意味所在:枪炮和灰烬代替了鲜花和拥抱,硬生生毁掉了一代苏联人的童年,他们从此被迫地成为大人,走向战场。
接下来的一部分,防备不足的要塞遭到了灭顶之灾,场面迅即转向混乱,叙事节奏明显加快。
指挥官匆匆与家人吻别,动作很快,却略显出一丝僵硬;马夫急不可耐地赶马出厩,却有马驹在轰炸中重伤倒地,被主人掩面杀死。士兵蜂拥涌进存放武器的仓库,在遭到阻拦之后暴力进入,却还是出现了武器弹药严重缺乏的窘境……这场不同寻常的“演习”让所有人都乱了阵脚,平民百姓们四处逃散,红军、内务部、边防哨等几股军事力量未经整合,便被迫进入战斗状态。在武器弹药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士兵们高喊“乌拉”,拿着匕首、工兵铲甚至桦木椅子进行冲锋,即便面对敌人机枪扫射,他们也别无选择。
随着战争的推进,逐渐重整的士气和高昂的意志渐渐的掩盖了灰烬的凄厉。
长期困于地下工事的煎熬生活也出现了一丝亮色,如同志为小战士雕刻笛子,上尉在废墟中跳跃着欢快的舞步,平民在指挥官妻子的掩护下离开要塞……这里显出光亮的转折,却带来了更为深沉的凄厉。
影片最痛击人心之处,反而出现在战斗几近结束之时,即便经过十数天顽强抵抗,苏军终归寡不敌众,在苦等增援无果后丢掉要塞。
即便如此,“我是要塞,正在防守,请求增援……”的反复呢喃;“我是政委,是犹太人”的果敢坦白,无一不表露出战士们对真理和正义的崇高自豪感和归属感。
然而现实终究是露出了狰狞的獠牙,增援遥遥无期,他们无路可退,只得在夹缝中等待着突围的机会。
在战争的阴霾下,人类的朴素情感忽然也变得震撼人心,作为俘虏被要求收集苏军帽徽红星的电影放映员在亲眼看到爱人尸体后,用自己的身体掩护手榴弹炸死德军头子;团长在打尽最后一排机枪子弹后,凝视着全家人的幸福旧照壮烈牺牲。
在这里,恰是人类的朴素情感,而非战斗命令,唤起了人们的斗争欲望,这无疑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一个发人深省的人性思索,也是“绝处逢生”这一哲理的残酷见证。
综上所述,影片力求真实的记录了苏德开战时力量悬殊的抗争场景。从战争突发时人们的惊慌失措,各战场艰苦的战斗条件,到军人徽章、军衔、着装,其剧情和细节都尽量靠近史实,彰显了俄制电影注重历史考证的严谨风格。
同时笔者认为,此部影片在对于战争环境下多方权力博弈、人性朴素情感的思考上,也有着独到而深刻的探索。限于水平,笔者只能抛砖引玉,来引出更多相关的真知灼见,以供大家进一步剖析和品评这一部战争力作。
叁
19哲社张琪:“现在多么宁静,
夜晚慢慢隐藏
仿佛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宿命
却不敢惊扰即将满溢的泪滴
和注定献给圣主的祭品
别让我未尝品尝幸福就死去”
作为二战素材的影片,《布列斯特要塞》采用了独特的个人视角,在战争之神的滚动的车轮中,一尊尊肉身显现出人性的光辉,这是一种类似于荷马史诗的描写。
事实上在每一个镜头中,我们能为它写一段相应的文字,这也真是影片的可读性、可看性所在。
以少年军号手的回忆展开来,战争的铁翼下每个人的脸庞都缓缓滑过,这样宏大场面下的细腻书写,正是影片的鲜活之处。
炮弹爆炸的耳鸣,突袭的眩晕镜头,远远近近的讯息声,我们离荧幕如此贴近,如此真切的感受到惊慌、绝望、痛苦和奋起挣扎的冲动。生死之间的爱情、亲情、友情和宿命般强烈的使命感和坚毅,种种这般的叙述从容不迫,没有因为强烈的抒情需要而突猛而进,而是在目光的长镜头等细细摹画中自然的弥漫开来。
命运无情,战争无情,没有比人性的光辉更有资格作为天主的祭品,这就是这场战争称之为虽败犹荣的原因,值得记入历史的原因,值得被冠名英雄的原因。
《布兰诗歌》中唱到:
急转的命运巨轮,恶毒凶残;
幸福被掏空,消失全无。
浓重的宿命感弥漫在很多苏联和俄罗斯的影片中,也是篆刻在斯拉夫人民族中的基因,这部影片当然不例外。“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在特洛伊的城墙边进行最后的决斗,天上的神仙们像看戏一样喧闹起哄,各自站队。宙斯眼看赫克托尔不行了,想他平素祭祀虔诚,就问众神是否该救他,被雅典娜阻止。然后宙斯用天平称量两人的命运,赫克托注定战败身亡。于是赫克托的守护神阿波罗抛离了他,转而由雅典娜下凡,蛊惑他步入死路。
兵临城下,负隅顽抗,除了在炮火声中祈求再多一点点和平,在战争熔锻、历史洪流中,我们有作为祭品的神圣感,那是因为我们是众生,又是个人。
肆
20新闻与传播学院赵天源:前苏联著名作家斯米尔诺夫(-)曾说:“在伟大历史事件的进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个就其本身意义而言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但它却能特别鲜明地,异乎寻常地反映出整个事件中最重要、最本质的特点,如同有时一滴水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周围世界的巨大场面一样。”
年11月在莫斯科首映的电影《布列斯特要塞》由始至终清晰地折射出了这位伟大的历史观和创作观。
贯穿这部电影的撼人心魄的战争场景、肝肠寸断的生离死别,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一嗟三叹的悲苦哀恸,无不给观者以极大的心灵震撼。
需要强调的是:铺陈有致、娓娓道来、交织呼应的影片配乐对个中情绪的烘托和情感的表达可谓淋漓尽致,作曲家炉火纯青的创作和乐队完美无瑕的演奏可谓浑然天成,尤其是片尾一曲《莫让我离去》更成为天籁绝唱,好似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无数经验证明,经典的电影必然是有着优秀配乐的艺术作品,而优秀的配乐又往往源自优秀作曲家的精心创作和演奏乐队的精彩演绎-《布列斯特要塞》再一次印证了这一不二法则。
让我们一起来赏析《布列斯特要塞》这部电影的伟大配乐的玄妙之处。
影片《布列斯特要塞》的配乐较为直观地反映出他在创作中善干去繁就简,能够在准确把握总体框架的基础上,积极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语汇,并主动吸纳当下各种音乐流派的诸多元素,从而形成较为开放的国际化风格和鲜明的创作特色。
一、和平的序奏
影片开始,嘈杂烦乱的音响此起彼伏。
镜头缓缓滑向废墟中一个硕大的没有指针的表盘,滴答的声音倏然响起,仿似时光的逆流。
奠定整部影片的主题乐曲在神秘的木管吹奏中如缥缈的晨雾转瞬即逝,为此后波澜壮阔的铺陈晃射过一丝余韵悠长的光影。
画面中一位少年在军乐队中吹着低音大号-他就是影片的主人公阿基莫夫。周末的草坪上,人们在乐队演奏出的悠扬乐声中翩翩起舞。俄日战争时期的年,一位俄国将军为了缅怀在满洲里一带牺牲的战友,创作了这首《在满洲里的山岗上》的歌曲。沉浸在祥和氛围中的要塞被这首原本悲凉的乐曲缭绕着,似乎隐喻了冥冥中的不归浩劫。
之后的一段温暖配乐裹挟着脉脉深情呈现出来自幸存者、原著作家以及导演和观众共同的心声,作曲家娴熟地运用音乐语言的表述技巧有力配合着镜头中视角的转换,而弦乐几次模仿重复后的半音滑行以及随之而来的冷峻的定音鼓声响,使隐伏在平静中的不安渐趋明朗,这恰与此前《在满洲里的山岗上》的暗示不谋而合,成为影片行进中的音响潜流。
二、震惊、无助与猛醒的重奏
凌晨,阿基莫夫和少女阿尼娅在薄雾漂浮的布格河静静垂钓,竖琴的波状音型顾盼流离。突然,到处是炸弹的爆炸声,所有人在尖利的铜管震颤和弦乐的战栗声中漫无目标奔逃着,女声吟唱的俄罗斯民歌主题在枪炮声中显得超然与清婉,就像来自悬浮于要塞上空的希腊和平女神厄瑞涅的呼唤,它的出现,也仿佛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时隐时现的烛火,虽然赢弱渺小,但却给人以绿色的希望和寄托。
三、反击、突围与失败的交响
首次进攻失利,德国人派出规模更大的坦克步兵分队。团长加夫里洛夫率领勇士们进行了破釜沉舟似的正面冲锋。一时间,怒吼呼号、烈焰升腾、枪炮齐鸣,象征着德军的铜管阴森恐怖,弦乐低音区密集而紧促的节奏型配合着大步冲向敌人的苏军步伐。
这是一次“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遭遇战,主题动机在小号刚毅的声响中棱角分明地呈现,仿佛是英雄们不屈不挠战斗精神的鲜明刻画。
待到斗争白热化时,乐队全奏主题,气势雄浑高昂,一扫以往的隐忍和迟疑,音乐瞬间浇筑出苏军英雄敢于牺牲的大无畏气概和寸土必争的家国情怀。
四、令人潸然泪下的片尾曲
正当观众沉浸在对历史、政治、军事、人生、爱情的五味杂陈的感怀中时,被誉为影片“点睛之笔”的片尾曲《莫让我离去》不失时机地唱响,它将电影的情感表达推向高潮。歌曲建立在小调的基础之上,声音在悠扬的乐声中响起,第二段演唱中在乐曲的高潮部分加人深情的男声合唱作为衬托。
如今的布列斯特隶属白俄罗斯,但那场悲壮豪迈的战役依然是所有前苏联人民永远的记忆和骄傲。
通过影片《布列斯特要塞》的真实再现,我们了解到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令人心碎和感慨的伤痛瞬间,透过影片配乐,我们更加深刻地感知到孕育自平凡和淳朴的英雄精神是如何锻造出来的,更加清晰地把脉到源自血液的民族情怀是如何在危难时刻得以昭示和彰显的,同时,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音乐是如何通过其特有的语言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联结凝聚在一起的……
在高高的布列斯特要塞山岗上,英雄们的影和他们的呐喊已幻化成阿古今浓情的歌声,永远不会离去!
伍
20新闻与传播学院王思皓:《布列斯特要塞》是一部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所改编的战争主题的电影。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二战苏德战争期间,易守难攻的布列斯特要塞在德军猝不及防的攻势下迅速沦陷,无数英勇无畏、悍不惧死的苏联红军战士为了他们的祖国和人民,浴血奋战直至最后一刻,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们的诗篇。
电影已然结束,可战士们冲锋时不惧牺牲的怒吼,德军炮火轰鸣时振聋发聩的巨响,鲜血淋漓的伤员们、绝望无助的儿童们撕心裂肺的呻吟声、哭喊声却仍旧萦绕在我的耳边,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总是想象着这样一个情景——如果前一刻,你与你的爱人还拥在一起花前月下,把酒言欢,可下一刻,躺在你怀里的唯有一团被炸得血肉模糊的碎肉。
在那时,你的内心该是何等的绝望?又该是何等的痛苦?恍惚之间,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是啊,战争就是如此,痛苦冰冷,残忍无情。它像一头黑色的巨兽,肆无忌惮的咬碎你的梦想,践踏你的生活,蔑视你的尊严,甚至在最后夺走你的生命。
不过,战争还是人性的一面镜子,它既可以照出人性的肮脏,也可以映出人类的伟大。
在这片除了杀戮别无他物的战场上,德军无差别屠戮苏联的平民,医院内的医生和伤员作为要挟红军的筹码,最后却又伪善的告诉一息尚存的平民与红军战士们:投降不杀。他们丑恶的嘴脸在这面镜子中被照的一清二楚。
与此同时,苏联的红军战士们为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拼死忍耐着缺水的痛苦,悍然顶着德军的枪林弹雨发起最后的冲锋,他们的无私与无畏正是人类勇气的赞歌!也正是他们英勇的所作所为,才让世人再一次认识到人类的伟大!
我不禁想起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一个多么美好而亲切的词语!看罢《布列斯特要塞》,我再一次认识到和平的可贵。我更加深切的意识到,“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全世界人民发自内心的一种渴望,一种追求,一种理想。虽然现在世界上诸多地区仍然局势紧张,每日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但我仍然坚定不移的相信着,相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随着人们相互理解程度的提高,永远的和平,世界的和平,最终一定会到来。
陆
20哲学社会学院张杰:战争是敌对双方之间的斗争,而我愿称发生在布列斯特要塞中的这场惨剧为,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战争从一开始就预告了最后的失败。
德军的精心预谋,迅速地切断水电,堵住苏联红军出逃的一切出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苏联驻扎军队的歌舞升平,一切声称“德军即将开战”的言论都将被定罪。
贯穿于整部电影中的亲情、爱情线在电影初始以颇为喜剧的效果展开,导演对于如何揪住观众的心可谓是驾轻就熟——将希望摔碎给人看,这也是战争最为折磨人心之处。
医院开始,电影中出现的所有出逃都伴随着多数人惨烈的牺牲。在德军的粗鲁催促下所有的伤员与医护人员被迫向门外跑去,而后的镜医院门口架好枪的屠杀者。
那一瞬间我脑中浮现的不是对电影走向的预判,而是烙印在国人耻辱柱上的南京大屠杀。手无寸铁的居民被粗暴地对待后聚集,等待他们的却不是幻想中的一条通往生的道路,而是即将结果他们性命的黑黝黝的枪口。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再冲上来,尸体迅速堆积成山,从这一刻起,我真真正正地认为这已经超出了战争的定义。这是强者对于弱者的豪夺,是一场结局早已定好的侵略。
“我是要塞,正在战斗,请求支援”,苏联联络员的这句话与情感线一样贯穿了战争始终。联络员的的恳求语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虚弱,我想这同样映证了“把希望摔碎给人看”的道理,一直被期待的支援,对于敌军战俘的不信任,全部在得知要塞其实已被“放弃”的结果后瓦解。
即使在这之后影片开始着重渲染中尉、政委等日后的勋章获得者的光荣牺牲,但盘旋在我心中的只有无尽的惋惜。导演很难说服我,指挥员之流的烈士英雄之死不是其自己一手酿成的悲剧。身处指挥位的军官对战争的敏感度甚至不如一名小小的中尉,这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悲剧暗示。
影片的中心是表现二战时苏联红军誓死抵抗的战斗精神,导演也的确成功渲染出了现实英雄主义式的悲壮氛围。
但我想世人于半个世纪后特意拍出的这部电影,不应只局限于对于英雄与无辜牺牲者的歌颂。毕竟在我眼里,歌颂的力量远没有反思的意义重大。铭记这段屈辱,然后从悲剧中提炼出警讯,才是对牺牲者的致敬。
不要辜负死亡背后的深意。
#写在最后
《布列斯特要塞》改编自前苏联作家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斯米尔诺夫完成于年、增补于年的同名纪实文学作品,年苏联将该书拍摄为电影《坚守要塞》,同年,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后在我国上映。
上映的《布列斯特要塞》是此书第二次被拍成电影,电影在基本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为了突出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对人物的事迹进行了精炼和修改。
这部电影以步兵团军乐排学员亚历山大阿基莫夫(原型叫做彼得克雷巴)回忆的形式、从步兵44团政治副团长团级政委福明等数名红军指战员的视角描写了年苏德战争最初的国境地区交战中持续时间最长、战斗最为激烈、突出体现了苏联红军顽强坚韧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布列斯特要塞战斗。驻守在布列斯特要塞的苏军浴血抵抗月余,在苏联卫国战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的一场战役。布列斯特要塞被授予“英雄要塞”称号。
崇高是与平常事物相比较而言的,美学意义上的崇高,是一种具有超常性的审美对象,指的是审美客体所具有的超常的力量和超常的体积,它通常引起人们在感觉上和心理上对无限事物的感知。
当悲剧主体遭遇到不可避免的苦难与毁灭,表现出超常的意志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时,这种非凡的人格力量就与崇高的含义相似,从而在悲剧的审美价值中,显现出崇高感。
电影《布列斯特要塞》基于历史事实和人性出发去拍摄,战争的残忍在一个个镜头中可见一斑。
飞机掠过天空丢下炸弹,炮弹呼啸爆炸,美好的城市瞬间被炸毁,慌乱的人群在炸弹中变成血肉模糊的尸体,士兵的尸体也被马儿拖着跑来跑去,德军密集的机枪扫射下一个个鲜活的人在几秒之内变成了一堆堆尸体,任由坦克碾压过去。在走投无路、濒临死亡的局势下的红军战士们的无畏行为更显勇毅。弹尽粮绝后,不甘被俘虏,射杀妻子然后自杀的军官;被俘后坦然承认我是犹太人共产党政委的福明;战斗到最后时刻,还欢快跳起俄罗斯舞曲的中尉无不体现了在战场上坚定的红军战士们为了心中那一份守护国家、保卫人民信念如红星一般照耀。
当一个人能够因为自己的信仰而放弃生命时,这个人一定是伟大的。
影片几乎没有一处宣讲主义和精神,但却从细节之处展现:当德军用高音喇叭劝降,说我们无意征服你们,而是要将你们从集权统治、集体农庄中解救出来。对此,一位苏军军官对战友说,他们是想让我们过屈辱的生活。当百姓们走向投降示弱之路的时候,红军战士们在生死面前,拒绝了苟且偷生,选择了坚定自己的信念,以共产党人的身份勇敢面对死亡,向生而死,死而犹生。
电影《布列斯特要塞》通过追溯民族历史事件探寻在困境中凝聚形成的俄罗斯精神,以电影的手法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中建构民族英雄符码,以儿童的视角将个体的成长叙事与民族记忆有效缝合,用电影传承卫国战争的历史记忆,并将过往的历史与民族精神转换为当下的群体记忆,从而构建起统一的民族认同,呼唤民族精神的复兴。
影评许可证
文传学生会班门弄影
“艺术烹调,剧影随想”——“心影”
本期的《布列斯特要塞》的影评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还有精彩的电影和音乐剧等你一起~
以心烹调,享电影中的清长。
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电影艺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