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鸟

神奇朋友现身和平公园,生态好了,水

发布时间:2025/3/30 12:01:33   

黄雀、黑尾蜡嘴雀、戴胜、凤头鹰等鸟类;赤腹松鼠、黄鼬、东亚家蝠等兽类,这些在中心城区很少见到的鸟兽类,细心的市民如今在虹口已常能见到……近日,在和平公园内,一些鸟类爱好者和生态环境志愿者拍摄到了珍贵的鸟类和兽类的照片。

12月21日,记者从虹口区相关部门了解到,一份由生态学博士和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志愿者群体共同完成的和平公园自然中心年度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日前出炉。报告数据显示,在和平公园内共记录到多个动物类群共余种,其中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隼和凤头鹰;金线侧褶蛙、中华蟾蜍、赤链蛇等两栖爬行类;日本绿螽、庭灶螽、少棘蜈蚣等大型昆虫与节肢动物等物;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简称为“三有”)的陆生野生动物28种。

城市环境下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虹口区近年来深入实施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一个个“神奇朋友”频繁出境,正是虹口区生态环境向好的标志。

“随着水质越来越好,平时能看到的水鸟种类也越来越多了。”临平路居民、鸟类爱好者秦先生见证了虹口这些年发生的变化,“以前虹口港水系连鱼都看不到,现在不仅有鱼了,水鸟也经常来家门口做客。”

作为虹口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一个缩影,年和平公园提升改造后,保留了园内原有的骨架乔木,梳理了中下层郁闭绿地空间,增加了下层地被品种植物。根据区域光照条件、植物现状和使用功能,呈现“四季有景、月月有花”的环境;并通过清理淤泥、种植多层次水生植物、养殖益于水生态健康的鱼虾动物、增设自动循环设备等措施,修复水生态体系,公园湖面水清如镜,周边区域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据悉,为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市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普及生态科学知识,虹口区在中心城区城市公园中成立了第一家自然中心和生态展示馆。

该馆负责人魏宇宁博士介绍,生态展示馆自开放以来,接待超过名市民参观,举行了90余场原创性科普课程,辐射惠及多个家庭近名市民。组建了生态环保志愿者群体,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公民科学实践以及低碳环保生活方式体验,其中包括青少年志愿者参与夜间昆虫调查;观鸟爱好者拍摄迁徙季节候鸟;大学生志愿者维护低碳堆肥屋等。

上海大学应用物理专业的袁蘅怡就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每周,她都会从学校坐地铁到公园里协助自然中心工作人员为市民讲解有关知识、堆肥及小动物饲养。她感觉非常有意义,同时也认识了很多植物和昆虫等,增添了乐趣。

魏宇宁表示,和平公园提升改造后,园内的生态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兽类、鸟类及昆虫的物种多样性和种群数量得到了迅速恢复,这表明虹口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8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