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平鸟 >> 和平鸟的天敌 >> 陶瓷鉴定十二讲看纹饰一
一、看绘画技法
在陶瓷鉴定之中,我们最常用的,也是我们最主要的鉴定手段就是“看”。我们通过肉眼,或者借助工具来观察陶瓷的各种细节,以辨别真伪。而在我们所“看”的各种细节之中,最为重要的又是看纹饰,
我们通过观察纹饰的细节特征来知晓陶瓷上的绘画技法。绘画技法是观察纹饰特征的基础,通过了解绘画技法的大方向,我们就能都为瓷器断代,圈定陶瓷的时代分界线,然后再看细节。
(一)宋代
磁州窑、扒村窑等地生产的白地黑花器,绘画风格如同宋代民间的剪纸、民俗画,用毛笔单线素描。最大的特点是起笔和落笔都有笔锋。
(二)元代青花瓷
元代青花瓷的绘画是青花绘画的前身,其绘图与宋代相似。主要是一笔点画,即用弹性好,笔锋尖硬,含青花料多的毛笔,蘸取同一浓度的青料,点画而成。中锋用笔,酣畅有力,线条流畅、生动,关键是点、涂准确有力,胸有成竹,似清晰地看到运笔起、落的痕迹。一个色调,偶然也有在一个局部出现浓、淡两个层次,但那不是成化时的分水(注:“分水”作为采用最为普遍的青花绘制工艺之一,发端于元代,于明成化中期得到发展,至清康熙中期发展成熟)技法,而是用淡的青料勾成。两者是有区别的,线条中已经看不见笔锋了。
(三)明早期青花
明代洪武、永乐、宣德,是在元青花的基础上,努力探索青花绘画的过程。此时期基本上还是以一笔点画为绘画主流,拓涂法直接用笔将料涂染在坯上,因而有明显的笔触痕迹。而成化后的分水技法,则没有笔触痕迹。但是,此时开始出现了少量的,双勾填色的绘画技法,为成化发展打下基础。一般来说,宣德之前没有大笔涂抹的绘画习惯,双勾填色开始偶有。
(四)成化青花瓷器
成化青花瓷器的绘画技法是青花瓷器鉴定的一个分水岭,一个重要的划线年代。成化青花瓷器绘画开始运用“分水”或者叫“混水”技法,即将青花料分别调成五种浓淡:“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共七至九种色阶。在勾好的轮廓线内用笔吸满含水量80%-90%青料填色。典型的分水技法则是使用特制分水笔也即鸡头笔,通过滴水的方式渲染,笔尖与坯体之间始终隔着一层水,因此没有笔触痕迹,从而形成层次丰富、阴阳向背的绘画效果。简言之,凡有层次浓淡绘画的青花瓷,都在成化之后,这是大年代划分方法,双勾填色为主,勾勒干净。
(五)万历青花
万历青花瓷在绘画上由成化的精致开始变得粗犷,大概是生产量的扩大和青花色料的变化,万历绘画也有一个分界线,即发明了“铁线描”即用一种青花色料,用很细的笔绘成绘画图案,如同钢笔素描画一样。色淡的青花也有的叫淡描青花。凡此绘画只能在万历之后,到康熙后就没有了。
(六)明晚期青花
万历至崇祯时,双勾填色更加随意,青花料含水渐高。因而,很多双勾填色的瓷器绘画,往往是淡色的青料填色,溢出双勾轮廓线之外,凡是勾填色溢出的青花瓷器一般即从万历以后来分析。
(七)康熙青花瓷器
从顺治开始,青花绘画技法就与之前有质的变化了。到康熙绘画技法出现了勾、涂、皴、擦多种技法,注重青花色阶的运用,层层涂染浓淡相宜,号称青花“五彩”。早期皴法习惯是“斧劈皴”,一般绘山石如斧劈一样有力,后来开始“披麻皴”。由于运笔细致,在大面积的渲染时,用笔点划,细看如鱼鳞一样,层层相继,大笔涂划渲染只有晚清是这样。清早期开始,青花山水瓷绘主要的风格变化顺序应该是大披麻皴、斧劈皴、小披麻皴。
康熙早期流行过长披麻皴
清早中期,在山水画题材中,出现了一些比较典型的瓷绘风格,一种是斧披皴,如下面第一张图所示,大家都比较熟悉,康熙中期以后最常见的一种山水画法。另外一种则是披麻皴,如下面第二张图片所示,这种用长长的线条表现的山水风貌,主要出现在康熙早期,由于它霸悍的气质,很受藏家的追捧。其实披麻皴还有另外一种面貌——雍正青花。
(八)雍正青花
因为仿古,有些青花瓷器开始层次减少,一般二、三个层次。最有意义的绘画技法是,有很多绘画在轮廓画好后,填色时不是大笔配料填绘,而是小笔蘸料,一点一点的点填而成。这就造成了雍正朝独特的绘画风格,只有雍正的填色是用小笔点填的。到了雍正以后,斧披皴在康熙朝已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细密的皴法,这种画法能够更加细腻地的表现出山石的脉络和纹理,在清中后期一直有所沿用。由于这种皴法在技法上也属于披麻皴,为了与康熙早期的长线条披麻皴有所区别,圈里朋友一般称之为“小披麻皴”。
(九)乾隆青花瓷器
从乾隆开始,青花瓷器绘画风格开始变得更加工整、图案化、规范化,工笔画法的青花绘画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流行的。其在绘画技法上强调工整,梧桐山水等都一改康熙时的豪放飘逸,一笔涂抹正式大量走上绘画舞台。这种涂抹比较讲究色料,因而,但凡是大面积涂抹的青花瓷器,层层相叠,如鱼鳞状的都应是康熙时期的:大面积涂抹,可明显看到一笔一笔先后叠加时的浓淡分界。其中还应有区别,大笔涂抹笔迹的是晚清,而比较一致色调相同,应是乾隆画工。
(十)晚清青花瓷器
晚清的青花瓷器比较随意。绘画画风粗犷,色阶都是一种二种,最大特色是一笔涂抹,如同一团一团的云叠在一起,有明显的笔迹深浅不一的痕迹,这是很容易辨认的。
二、看绘画构图
绘画的构图和绘图风格,是有相当长的延续性的。观察一些窑口和一些器皿上的具体特征,我们很容易就找出这些阶段性的特征。
(一)唐代的绘画:唐代只有在长沙窑上有手工绘画,主要是在壶、罐上,用毛笔画上鸟雀、奔鹿、折枝,非常简单,基本属于简笔画,画在壶罐腹的上面或者碗的里面。
(二)宋代的绘画:宋代多用胎装饰,在北方窑的磁州窑系里有白地黑彩装饰,一般是在开光的形式下,绘画生活小景和动态的动物,很有生活情趣,而在有些瓶罐上,习惯绘硕大的牡丹等花卉占满全器。
(三)元代青花绘画:元代开始青花瓷走上历史舞台。由于元代蒙古人的习惯和大量出口中东,元青花瓷的画功一般分多层,多的达到七、八层不等,少的也有三、四层,绘画占满器身繁缛,俗话说叫满工、满彩。
江西高安元青花博物馆
(四)明代青花瓷绘画:明代是一个绘画技法在过渡中大发展的时代。从元代的草原民族习惯大器过渡到江南汉人的生活习俗,瓷器绘画也不断的发展变化。从整体上看,此时绘画的风格、特征、题材不受限制,自由发展变化。一般来说,明宣德之前多折枝花,少人物。宣德之后,人物、动物、花卉应有尽有,但从总的构图上讲究对称,题材在瓷器上要有一致。在万历有一些不太讲究的特点。
(五)清代康熙青花瓷器:严格讲究对称,多有边饰,器物绘画满、高大。在少数盘子上出现了题诗、提问,这是在唐代长沙窑开始后,中断了千年后又发展的,如一叶知秋。
(六)清代雍正瓷器绘画:开始大片留白,器物的绘画在画面中留有空间,以产生美感。
(七)清代乾隆:绘画出现了锦地,也称百花不露地、锦地开光。开始出现在一器上的主次纹饰分配。在主面看,满工绘画,画面复杂。在圆器上要不就通景,要不就是二面一样。如果发现在背面、次面只绘象征性简单画面,或者干脆绘一简单折枝花,这类器只能是乾隆之后的。在官窑精品器上出现题记和印款,从道光后大量流行此技法。
(八)清代晚期:清晚期绘画大多数都是在器皿上分出主次画面,只不过主次画面表现形式不一样,一般都是把画面由繁到简过渡。粉彩瓷上多在次正面上留一句诗,有的再留下年款的出产地代名词“珠山客次”和加工人员的姓名等。
(九)民国绘画:民国绘画除仿古瓷外,多是在主画面之背绘折枝花等,或者次画面横留一句诗言。如“一片冰心”、“花果飘香”,还有如“抵制日货”等,有的还会留上年款如“康辰”等等。
三、看文字
陶瓷上用文字的装饰是有时代特征的,抓住这个时代特征,一眼就可以辨断瓷器的年代。
(一)早期原始瓷器:一般都是在器上偶而刻下几个字,或一个字代表作用和入土的标记。如赤乌××年“虎子”,如“甩”字罐,没有形成生产习惯,只是一种偶然之作。
(二)唐代长沙窑文字出现:唐代长沙窑可以说是中国文字作为装饰艺术正式登上陶瓷领域。其主要表现特征是在长沙窑的壶上,写上民间诗句或是唐诗,字数不多,诗句多是生活中的警示、做人的道理。
(三)宋代瓷器文字:宋代由于多青白瓷,因而文字少有表现。只是在青白瓷的圈足处多有用毛笔写的窑位记考,如“上位”等。再就是建窑壶下有“进御”。少数是圈足有“官”字,均窑有中国数字“三”等数字记号。在北方窑的梅瓶和罐上,开始出现,如“醉酒飘香”等广告宣传。到元代出现枢府,宋代的文字为明清官窑留款提供了基础。
(四)明代以器底留款为主:明代开始,在文字表示皇家特定用品进行探索,于是就有了留款的形式。但到宣德之前,由于多半是沙底器,因而款在器全身到处都有。在明成化以后,文字作为官窑特定标记的特定代表,固化到器底。每个朝代官窑瓷器都有不同文字特点,这里不赘述,而其它瓷器上有“八是巴文”等单纯作为装饰的文字。
(五)清代顺治:清代顺治时,在青花瓷器盘上出现“一叶知秋”的题句,使画面有了文人气。
(六)康熙时期的瓷器文字:康熙的青花瓷器中,对文字的运用开创历史先河。这个时期会在某些器皿上,把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作为装饰放在器上,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如“出师表”笔筒,“朱子家训”花瓶,百寿字花瓶等等。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七)乾隆时期的文字:乾隆开始,在瓷板上作画,在精品的山水人物的画面上开始题诗、留款、留章,象中国画的习惯,使画片充满了文人气味,而乾隆之前这些都是没有的。
(八)清道光瓷器:出现无双谱,即将古代名人按瓷器四面绘上,在上方写上相应的文字,与清代有插画的书上的一样。
(九)光绪时的瓷器文字:光绪文字在画面上就更多了。一般都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在主画面上写上相应的诗句,写上作者,写上年号,写上产地。另一种则是在次画面上写一句诗,写上作者、年号、产地等。但凡这样的瓷器,断代只能是在晚清民国。
(十)民国瓷器文字:民国与晚清一样,但在细节上不同,留字更简单,多是横向“四字”诗句。如“一片冰心”、“世界和平”、“河山依旧“等。作者一般作为印章留在底足上。
本文转载自夏志钢(武汉壶语堂博物馆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