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鸟
北京什么荨麻疹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4186.html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如果你住在乡下或者其他窗外花草树木特别茂盛的地方,你肯定有过在日出前被屋外的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吵醒的经历。如果你没被吵醒,那么你可能是习惯了,或者你并不觉得这些响亮的声音是一种噪声。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鸟儿中午不叫,晚上不叫,偏偏在日出前后叫得最欢、最大声、最响亮?曾有研究表明,在清晨的时候,周围环境相对比较安静,所以这些鸟叫声听起来巨响亮。也曾有人提出,在黎明时分周围环境的光线不太好,不是捕捉昆虫的最佳时机,这些鸟儿醒了没什么事做,所以就站在树梢上唱歌了。

然而,最近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清晨里歌唱的鸟儿大多是雄性的,它们其实是在练嗓子,为了在适当的时候用最好的歌声,给潜在的配偶和对手留下深刻印象。来自杜克大学的生物学教授斯蒂芬·诺维基(StephenNowicki)说:“就像歌剧演员在后台热身一样,它们会在太阳升起前尽可能地把歌声练得最好,以提高一天中求偶的成功率。”

而《动物行为》(AnimalBehaviour)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也指出了相似的观点:鸟儿在清晨练嗓子,能够提升它们的歌唱水平。

为了验证这个“热身假说”,诺维基和杜克大学的生物学家苏珊·彼得斯(SusanPeters)记录了11只雄性沼泽麻雀的行为,每次观察时间是从凌晨2点到中午,每只麻雀都会被记录2到3个上午。“沼泽麻雀的歌声是一种简单的颤音,最多5个音符,每秒重复5到10次。这听起来有点像悠扬的警笛声,”诺维基说。

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贾森丁(JasonDinh)说,鸟鸣在我们看来似乎不费吹灰之力,但它需要平衡速度和灵巧性这两个相互抵消的需求。贾森丁在杜克大学(Duke)读本科时就开始研究这种现象,现在他是杜克大学的生物学博士。

鸟类通过张开和闭合喙来从一个音符切换到下一个音符。要想从低到高再迅速地连续下降,鸟必须精确地协调它们的喙和音箱的动作和每一次呼吸。为了监测这些鸟的表现,研究人员测量了每只鸟在早上的颤音频率和发声范围。研究发现,对于沼泽麻雀来说,它们的“演唱会”最早可以在凌晨2:30开始,但它们一开始并不会认真去唱歌。

对录音的统计分析显示,沼泽麻雀一开始十分放松,而且唱得要慢一些,音高的范围也很有限。等太阳逐渐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它们已经尝试在各种音符之间切换了数百次,它们开始加快节奏,并且音高的范围也在加大。它们练嗓子的次数越多,在太阳升起后,它们在歌唱上表现得就越好。“它们可以在早上晚些时候演唱更难的歌曲,”贾森丁博士称。

贾森丁博士说,虽然很难直接比较人体的生理效应,但鸟儿们“热身”可能有助于血液流动和体温上升,以满足唱歌的生理需求。彼得斯说,这个研究小组先前的回放实验表明,如果一只鸟儿唱得越好,它们对雌性鸟儿的吸引力越大,也更能让附近的“情敌”陷入“自卑”而飞走。

研究人员说,如果雄性沼泽麻雀在数小时内发现它们的歌声有所改善,那么它们下一步就会去寻找一只雌性沼泽麻雀,并故意在它附近用最完美的歌声表现自己。这么说来,那些早早就起来练嗓子的鸟儿,其实是在为“脱单”而努力啊。而仍然还“单”着的你,你在被窝里睡觉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1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