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冉景丞这里负责解释贵州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石头、野生空气——解释贵州野生的一切!种脊椎动物、多种野生维管束植物,每一样都是传奇。城里的小鸟一般都在树上,而乡下不同,不管是村寨周围还是田间地头、水沟库塘,时常可以看到一种长相极为鲜明的小鸟,整个身体黑白相间,额头前部、脸部和整个腹部都是白色,而头顶后部、枕部、后颈和胸部是黑色,背部、肩部为灰黑色,尾窄长,中间的尾羽为黑色,而左右两边最外侧的两对尾羽主要为白色,一身黑白裳像是专门设计的一种“职业装”。又像一位打扮时髦而又高冷的贵族,那细小的嘴和纤细的脚看起来也自带贵气。特别是胸前那片“黑围裙”,像是喂孩子吃饭时专门挂的小饭兜。它们常单独活动,或2-5只小群在地面觅食。经常呈快跑状觅食或者漫步在水边岩石上,尾部不停地上下摆动,极少见到尾巴老老实实待着的时候,这给拍照的人带来了麻烦,很难照清楚它的尾巴。就因为这一特点,许多地方称它为“白颤儿”“点水雀”,那一副白面书生的样子也为它赢得了“白面儿”的小名。那么问题来了,白鹡鸰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先留个悬念,文章最后作答。白鹡鸰白鹡鸰以昆虫为食,不管是象甲、蛴螬、磕头虫、金龟子、步甲等一些有硬壳的昆虫,还是蝗虫、蝉、螽斯、蚂蚁、蚊子、苍蝇、蛾子之类,或者那些毛毛虫、小蚯蚓、小螺丝等“软饭”都是它们所喜欢的食物,而这些虫子往往喜欢在粪堆、垃圾场等地方生活,所以白鹡鸰成了一种垃圾堆的常客,怎么看都与它们干净整洁的外表不相匹配。虽然它们对觅食环境不讲究,但对“婚房”却比较讲究,一般选择在靠近水的地方,不管是岩石缝还是灌木丛,甚至是枯树桩、烂木材都可以作为它们筑巢的地方。既然选定了地方,夫妻双双就开始各显其能,搬来巢材,共同努力自力更生建造它们的家园,而且对“婚房”的装修风格也很讲究,尊崇“外糙内细”的原则,外层粗糙凌乱,而内面则利用植物纤维编织得很精细,还铺垫兽毛、羽毛、麻丝之类的东西,尽显了“家”的温暖,也体现了对子女的爱护。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专门描写孩子们用筛子设机关捕鸟一事,提到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一夜”。有人说白颊的“张飞鸟”说的是白鹡鸰,但白鹡鸰的体型修长,体态均匀,为什么会被称为“张飞鸟”就不得而知了。我倒是怀疑那白颊的东西可能是白颊噪鹛一类的小鸟,因为用谷物是难以吸引白鹡鸰的,而对白颊噪鹛倒有一些吸引力。还有一点,白鹡鸰白天不喜欢上树,也不喜欢成群活动,但到了傍晚则一反常态,齐刷刷地飞到树枝上排排站集体过夜。关于白鹡鸰,这些冷知识你也许感兴趣:爱波浪式飞行白鹡鸰飞行时并非直线飞行,而是一上一下地呈波浪式飞行,飞出一条“正弦曲线”。雌雄鸟共同育雏虽然产卵的任务是雌鸟的专职,但孵化却是雌雄鸟共同完成。等到鸟宝宝孵出来后,也是夫妻共同喂食。夫妻俩每天不知疲劳地找来小虫子给幼鸟吃,小雏鸟也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一般在半个月内就能长成跟父母差不多大小,并且拥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跟着父母到大自然中去自行生活了。最后回答文中问题:因为白鹡鸰会发出“jilin,jilin”的叫声,声音清脆响亮,所以得了“鹡鸰”之名,与长相结合起来,就有了“白鹡鸰”的大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