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平鸟 >> 和平鸟的习性 >> 大写意画的人生杨和平
杨和平(老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参展:全国第四届山水画展国际书法篆刻展全国中国画展世界文化遗产年国际美术作品展盛世丹青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第二届全国扇面画展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城市山水翰墨徽光·新加坡邀请江海交融—上海南京合肥美术作品联展中韩(合肥—大田)美术作品联展论古证今—首届中国地域美术发展战略论坛暨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艺术中国—中国画走进联合国邀请展黄山云—安徽渐江国画院台湾邀请展中国当代领军水墨画家北京联展个展:“水墨静物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汉魏风骨作品邀请展”,深圳F“问花笑谁花鸟画作品展“,杭州“惊鸿一瞥水墨画邀等。
窦蓉
在杨和平的魔法王国里,他的人同他的画一样逆生长着。着装可以随性的不拘一格,冷时可以将能穿的一股脑儿全套在身上,强烈的诠释当下T台新潮的混搭风。短袖可以穿上几件,马褂可以套个几层,在这个自由国度里,他化身为长不大的彼得潘小飞侠,当一次次无情的现实狠狠地向他袭来时,那在外界人看来微不足道却几近疯狂地热情,被加了冰块不由分说的迅速冷却,没有毅力超凡的“抵抗力”,早就泄了气,打了退堂鼓了。庆幸的是他做对了艺术人生中一道重要的课题,他热烈地爱着这些画中的精灵们,它们是他内心独一无二的“公主”,它们在他的笔下有了生命的奕奕神采。
爱宠与画儿一直是杨和平倾心徜徉的“伊甸园”,他执意向美,以笑傲相望于江湖的姿态,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这个花花世界。他手中紧紧攥着的毛笔像是拥有强大法力的魔杖,每一个落笔,每一点墨都似一句魔咒令他举世无双。案头花瓶里端坐的玫瑰花旁骛所有的凝望着他,成了她眼里所有的风景,同时,她也成了他画中的风景。
曹玉林
与杨和平绘画作品不期而遇,所获得的新鲜与感动是很难用语言和文字来述说的。杨和平的绘画作品不是那种传统的,或换言之不是那种规范的、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画,甚至很难说是严格意义上的花鸟画,而是一种表面上虽以较为先锋、前卫的面貌出现,但其实质上却又有着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骨品格,现代与传统二者互为表里,浑然一体的全新画法。对于这种画法用约定俗成的,传统中国画的品评标准和品评方法去按图索骥,褒贬藏否显然是不可取的,必须也用一种新的,与其作品的艺术追求和美学取向相匹配的品评标准和品评方法去观察和赏读,方致不会南辕北辙,郢书燕说。
于波
杨画之好有三:首先,其作品造型古拙,线条老辣,生涩而不圆熟,具有独特的个人面目,已达到了“有我之境”。不论是为人还是为艺,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想与众不同,但遗憾的是到后来我们绝大多数都一个样。古人有云:“诗若无我不如删”。一件艺术作品如果不具备艺术家的自我个性与独特创造是毫无艺术价值的,就如同没有自我的人生一样,一文不值。艺术作品在图式上有些新意并不难,但若能做到象杨和平的作品那样,忘形而得意,既新又好,有个人面目,还经得起推敲,那就难能可贵了。其次,他的作品是艺术家本人心境的写照与情感的宣泄。康定斯基说:“绘画有两种:一种为物质的,一为精神的”。很显然,杨和平的作品是非物质的。在他的作品里,艺术家以线条散步,用笔墨抒情,花是花非花,鸟是鸟非鸟。如果说陈子庄画的鸟稚拙可爱,八大山人画的鸟野逸孤傲,那杨和平所画的小鸟孤寂默然,大鸟则怒目金刚。由此可知“绘画是自我发现,每一个好的艺术家画的都是他自己”。(杰克逊·波洛克)艺术家画什么并不重要,他是什么才重要。最后,其作品简单纯粹,若无言之诗,画尽而意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简洁是艺术性的第一条件”,达·芬奇也说过:“简单就是终极的复杂”。可见毫发毕现多是匠人所为。如果说人生的四个阶段从低到高分别是:聪明,智慧,天才,简单。(据说是股神巴菲特所说,管它呢,有道理就行。)那么艺术相对应的就是:技巧,学养,天赋,简单(或者称其为纯粹)。杨和平的作品注重精神内涵而非表面效果,注重大格局,大气象,删繁就简,力求画面构成的视觉张力。故而他的小画有大气象,画越大气越足。让观赏者有眼睛一亮的震撼之感,过目难忘。
何锐
他的作品如人一般,深沉内敛,朴素无华,让我们在喧闹里找到了一片宁静,在繁冗间享受了一片简洁。成长,在渐变的岁月里,在繁华喧闹里,人们渐渐得迷失了最初的心,试问每天的庸庸碌碌你是否有停下来好好看一看身边的风景,你是否注意到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在叫。拥有一颗童真童趣的心不易,保持一颗这样的心更难,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内心是干净纯洁的,是脱离世事烦恼的,而它的作品带给人的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宁静感。在杨和平的作品前,你细细去品味,那夸张的瓶子,憨态可掬的大鸟,胖胖傻傻的鱼儿,笨拙中带着灵性,它们把你引向了自然的深处,宇宙的深处。在这个世界上人生来就注定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能真正了解另一个灵魂,可是当一个灵魂的情感通过绘画艺术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是否有了共鸣,如果这样的至真、至纯、至善能打动你,那么证明你的内心深处,你的灵魂跟他是共通的,绘画欣赏不是靠别人的言语去解读,而是要靠自己的心,自己的经验去体味,当你站在一副作品前能感触到作者的灵魂时,那不是别人,那是你自己跟自己的对话。
相关链接—杨和平(老瓶)卓克个人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