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平鸟 >> 和平鸟的形状 >> 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概述
中国工笔花鸟画,是以客观世界中的花草、鸟虫、禽兽等为表现内容,运用特制的毛笔、颜料,在专用的熟宣纸或矾绢上进行严谨精致的花鸟画创作的一类特殊的画种,其在画体上与写意花鸟画相对应。
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
在中国绘画流派中,工笔花鸟画历史源远流长。如,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商、周的青铜器上;战国的帛画上都可以追溯到它的来龙去脉。就工笔花鸟画独立分科而言,它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鼎盛于两宋。在当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碰撞中,工笔花鸟画从内容题材到技法等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首先概述了从远古至近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脉络。其次着重自唐至明清以来所著的工笔花鸟画相关的理论入手,从各时期的画家、作品、绘画风格等方面来概述。自峙峪文化至河姆渡文化时期,由于人们生活方式以采集、渔猎为主,也因爱鸟、崇鸟的习俗,有出土的“仿生图像”符号、“双鸟朝阳”等骨雕装饰上,都表现工细而稚拙的禽鸟、花卉造型。至新时期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上,用墨色描绘的鱼、蛙、鸟、鹳、鹿、花卉、植物、枝叶等图像,证明了工笔花鸟画在孕育期还处于萌芽状态。
新时期时代前期仰韶文化《鹳鱼石斧图》战国楚墓的帛画,工笔花鸟画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它的表现手法以勾线和平涂相结合,如《龙凤人物图》和《人物御龙图》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和壁画中的表现形式已趋于细密臻丽的风貌,也出现了专擅花鸟的画家和作品,这个时期花鸟画还依附于人物画中。
战国《人物龙凤图》直至唐代工笔花鸟画走向成熟期,才开始正式分科。此时期的花鸟画家有边鸾。五代,两宋时期,承袭唐代传统,达到更高的水平。这一时期出现了“黄筌富贵,徐熙野逸”,两宋时期的院体花鸟画。元代花鸟画,兴起墨花、墨禽的创作,“院体派”被文人画所代替,工笔画鸟画成萎靡不振的趋势,直接影响明清工笔花鸟画的发展。现当代,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工笔花鸟画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扬,革新,出现了大批耳目一新的画作。
绘画史的形成与发展一、形成初期简述工笔花鸟画的萌芽与发展阶段主要是依附于人物画中,作为背景出现。其中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的时期,也是中国绘画理论的奠定时期。这个时期绘画与画论受到儒、道、佛三种文化的交互影响,形成了中国绘画史的独特的面貌。二、形成和成熟期
唐韩滉《五牛图》唐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文学艺术如雕塑、绘画、建筑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个时期,道教得到充分发展,道教攀皇族之亲,主尊老子,老、庄的哲学倍受推崇,方术一支,修仙之术,长生之道,也为世人所热衷。此时期的工笔花鸟画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以质朴自然的态度去描绘花鸟情趣。如韩滉、韩幹的画面中的牛、马,在艺术风格上多采取质朴自然的态度,这也是师造化的结果。其中韩幹的《照夜白》,能充分说明韩幹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领悟。据传载,唐玄宗曾让韩幹效仿陈闳画马,他竟违命而自成机杼,玄宗问起所由,他回答说:“臣自有师,今陛下內厮之马皆臣之师也”。通过这个实践可以看出唐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也可以看出韩幹对自然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