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平鸟 >> 和平鸟的形状 >> 天气之子遇见你的那天,是晴天还是雨天
看到这个标题,有没有满满的求生欲?好吧,实际上就是我想吐槽。电影是首映的时候去看的,可见这个吐槽我压箱底了多久,哈哈。
壹_(:з」∠)_因为要遇见你,所以我来了
《天气之子》是新海诚的一部电影,开篇就以精致唯美的画风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展现了属于东京的繁华与浪漫。随着轮船的靠岸,故事徐徐展开,离家出走的少年帆高来到了东京,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可以改变天气的“晴女”阳莱。
在经历了一个不到一分钟的误会之后,二人感情迅速升温,达成了商业伙伴的友好共识,用改变天气赚取生活费用,并且让身边的人得到快乐,当然,二人之间也少不了“神助攻”——阳莱的弟弟,之后就顺理成章的过渡到了爱情。
之前的意外让帆高卷入了持枪案当中,警察追寻而来,收留了帆高的圭介也因为自己的女儿不得不让帆高离开,不想卷入这场是非,阳莱和她的弟弟也因为是未成年,所以不得不受到监管教育,或要分开。故事到这里进入了神转折,三个孩子一路逃亡,开始了和警察一次又一次的正面硬“刚”,后面甚至贴脸“刚枪”,与此同时,阳莱因为透支了能力,身体逐渐透明,必须作为献祭者天气才会恢复正常,而阳莱也是如此选择的,但是帆高一定要找回阳莱,再次神转折,圭介和他的侄女夏美,再加上一个小孩子成功的阻拦了四个持枪警察,帆高成功穿过鸟居,并且把阳莱带了回来,从此连绵阴雨,东京再无晴天。
看到这,是不是很懵……我试图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来解释情节,但是,我说服不了自己去接受这样的行为和观点。在影片的大结局,人们已经适应了连绵的阴雨,开始了“威尼斯”般的和谐生活,没有了对天气的抱怨,可以说人们享受的是天气下的快乐,而不是天气本身。
我们的主角不仅追求了爱情,甚至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的态度。
贰(●—●)成人和孩子,唯一的矛盾
影片中并没有交代帆高离家出走的原因,也没有交代阳莱究竟经历了什么才和弟弟变得孤苦无依,似乎离开只是为了相遇,执着只是为了相守,死了都要爱,撕心裂肺的在一起,故事的开始是浪漫的,也是简单的,结局比开始更浪漫,更简单。
尽管影片的感情线比较单一,剧情推进全靠吼,但是叙事却用了多线,警察对案件破解的需求,圭介,夏美的选择还有孩子的行为,构成了影片的基本矛盾,但事实上,也只有两类人,成年人、未成年人,面对现实生活,成年人总有不得不做的选择和妥协,而孩子却可以凭着一股少年意气,不管不顾的拼一次。
在阳莱选择自我牺牲之后,每个人都做了一个相同的梦,但是成年人选择忽视,认为那是荒谬的,是不可理喻的,所以警察才会死追不放,但是帆高却固执的要去一个不知道到底存不存在的地方把阳莱找回来,对于成年人来说,梦就是梦,不管是美梦还是噩梦,梦醒了该做什么还要做什么,而对于孩子,梦和现实总是紧紧相连的。
当少年帆高长大成人后,依然总有一颗“孩子”的心,然后去找阳莱,三年之间,二人失去联系,但是感情没有任何变化,就好像始终在热恋,而当初的神助攻在大结局连个影儿都没有,为弟弟掬一把辛酸泪。
叁
ω)爱与责任,如何选择?
一般此类电影,不是泪点满满,让人哭得稀里哗啦,就是有点意义,引人深思,《天气之子》巧妙的避过了这两种,影片力图把事情讲的精彩但是故事是否清楚——因人而异,并且看到应该是泪点的地方,居然让人眉头一皱,想来事情并不简单,然而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没有爽点且意义不明,那还剩下什么?
槽点。
相信看过的人都忍不住想吐槽一下,尤其是关于电影的“三观”问题,有人说三观不正,有问题找警察,小朋友都知道的常识,影片中,男主不仅少年意气,而且“中二”泛滥,使得整个电影充满着一股浓浓的“中二”气息。
影片的结局也是倍受争议的地方,面对“世界危机”和“自我爱情”该怎么选择,在夏美和圭介的谈话中,说如果牺牲一个人就能让天气恢复正常那该怎么做,圭介说会牺牲那个人,但是影片的最后,圭介选择帮助帆高,这个情感的转换也是矛盾重重,可以说,圭介是这部影片中,塑造的最全面的一个角色,有悲有喜,有矛盾,有选择。
单纯的以小换大,相信每个人都想选择大的,(我就不信孔融让梨的时候没有纠结),但是如果牺牲一个人的利益或者生命,就能让世界和平,又该如何选择,可以说怎么选择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或许你是那个人,你认为应该牺牲,那就是你个人的选择,如果不是,是否选择牺牲是“献祭者”自己的事情,又凭什么让那个人牺牲自己,去换取别人的利益呢?
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不妨看一下,可能在单纯的情节里会有些让人可以思考的东西吧!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