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平鸟 >> 和平鸟的繁衍 >> 校园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科学城畔,只争
四川天府新区,已进入第八个年头。作为习总书记亲临视察和系统谋划的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注定了这片土地要改天换地。而这,也同样意味着,高质量教育的配套。
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原兴隆小学),就处于这一关键时刻。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她曾见证了百年中国教育的进步和沧桑。而现在,一所曾经薄弱的乡镇中心校,必须突变为一所现代化优质城市学校。透过“一校两制”创新办学模式,两种身份(在编和新体制)的教师队伍相互推动,带领一群原乡镇小孩和家长,华丽转身。
摆在教育者面前的,还不简单是硬件的升级,更是从理念到课程、从教师到家长的全方位蝶变。
3月22日,四川日报整版刊发了一篇报道——《再见,华西坝;你好,兴隆湖》,宣布中科院成都分院搬迁完毕。这是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的一大里程碑。中科院新址,就在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旁边。
“生活终于稳定下来了。”美术老师刘小雨感慨。作为山东人,刘小雨落户成都,是因为爱情。爱人进入中科院成都分院后,她于年秋竞聘到附小。目前她住在中科院家属小区,距学校百米,小区保安、保洁中,不少是附小家长。
林立的科研机构,和本地家长、孩子之间,虽然只隔了一堵墙,但对教育而言,却不啻为一次翻天覆地的剧变。一二十年后,这批孩子能否在家乡立足,在新区找到合适的工作,幸福生活一生,是附小全体教师都要深度思考的。
01理念蝶变:“这里阳光正好”年9月11日,兴隆小学更名为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该校前身为年由地方乡绅筹建的私塾,年调整为兴隆初级小学,新中国成立后不断扩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教学质量名列东山片区六个乡镇前茅。但进入新世纪,一些师资流往华阳、东升等地,学校只得招聘代课老师,发展渐衰。
兴隆小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照片
年夏,天府新区面向全国招聘校级教育管理人才,四川省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熊英,考取第一名,年,被正式任命为这所老学校的新校长。
此时,新区成立已六年,几十万高学历人才和众多科研机构落户,但摆在熊英面前的这所老校,境况却如下:
教师九十多名,一半是代课资格,薪资低,师资流动频繁;生源中,95%是本地孩子,离异家庭占15%;家长中本科及以上不足5%,初中及以下近六成;因拆迁,每家至少3套房,家长对知识、文化的敬畏,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教育方式,都不容乐观……
考了第一,接手成绩倒数第一的老校,熊英并无怨言。“个人荣誉事小,孩子事大,教育优质了,影响的是一个区域,是一代人。”
但薄弱的发展基础,核心的区域位置,注定了这所百年小学要迎来一场攻坚战。
天府新区的飞跃发展,对新区所有学校提出了高要求。图为教科院附小新校园
幸运的是,在天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教育卫健工委书记,社区治理和社事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广等领导大力支持下,以经济发展助推学校办学变革,“一校两制”应运而生。
教科院附小分本部(公办)和西区(非盈利民办校),有编制的老师隶属本部,无编制的隶属西区,两校区同一办学理念、同一课程体系、同一教师队伍、同一管理团队,打通人事安排,一张课表。此前的代课老师在年学校转制西区成立时,一律解聘,自动进入面向全国的招考序列。连续两年招聘70多位新体制老师,年轻化、高学历,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血液。
摸清了校情、学情,头等大事是顶层文化设计。
熊英邀请全校教师,及天府新区小学首席校长陆枋等圈内朋友,商议并确定了“这里阳光正好”的办学愿景,“阳光正好,童年正兴”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包括学校章程、理念、制度、校徽、校歌等学校文化元素的八万多字的《办学行动纲领》。
在治校方面,熊英也进行了针对性创新。例如师生全员管理。除了常规行政团队、各类师资团队,学校还成立了家校团队、阅读团队、课程团队、食育团队、关爱团队、文宣团队等,共计十几个,相互配合。
“方向目标一致,一路人同行,才会开心,走得更快。”但熊英深知,理念的背后是人,理念转型的关键还在人。
附小现有名教师,在编教师49人,新体制75人。在编教师中,五十岁以上的有十多人,新体制教师几乎全是90后。
年龄的差异、身份的差异、教学经验的差异,两支队伍如何取长补短,深度融合,共同成长,是熊英校长践行“一校两制”最核心的问题。
团结奋进的校领导班子:熊英校长(中)、漆贵忠副校长(左)、叶永仙副校长(右)
02“像孩子一样成长”新老师入职培训时,都常常被熊英打一剂预防针:真实的教育是一地“鸡毛”。
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品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会系鞋带,上厕所,收拾尿裤子,有序用餐,学会安静,与同学和平相处,看起来鸡毛蒜皮,却都是小朋友的“大事”……
年入职的陈媛媛老师,开学一个月,就经历嗓子哑、掉发、委屈等各种抓狂时刻。但教师节当天,一早进入教室,躲在桌子下面和门后的小家伙们一拥而上,献上鲜花和笑脸,她差点哭了出来: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个世界上,即使我没有那么优秀、那么完美,却还有仍然爱着我的人,除了家人、挚友,还有这一群可爱的孩子们。
情感是老师和孩子最好的融合剂,同样也是老师们最好的融合剂。
“从哪里来,都是归来”,是附小迎新的一句宣传语。每月,学校会为过生日的老师庆祝;对新老师,学校联系中介帮解决租房问题;未婚的,校领导操心介绍对象……
邓丽君老师称自己从陌生到温暖,仅用了一天。让她最难忘的,是校长的一条好友申请,和“欢迎加入附小”的开场白。
“老师的成长也像孩子一样,需要一个过程。只要大家全都向上向好,每天都在进步,才是我们真正能转型的关键。”熊英自我解压道。
带领老师向前冲的,是校长们。
去年10月,梁钰老师和同事接到“熊老大”(老师们给熊英起的绰号)的“紧急”任务——上《草房子》阅读三课。结果磨课时,大家发现许多孩子读过这本书了。为教学效果考虑,换书,继续熬夜,自感教案很成熟了,结果“熊老大”听完课后不客气地否定了。
正在一筹莫展之时,次日一早,三位老师在校长室看到“熊老大”笔记本上洋洋洒洒三大篇,那是她熬到凌晨一点构思的。“熊老大”讲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在启发下,三位老师有了自己的见解,开始一磨、二磨、三磨……“熊老大”再次听课时,露出了笑容。
这样以身作则地“逼”老师,收获的是大家日益高涨的学习劲头。
北大教授钱理群曾说,“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大家都不读书。”而附小老师的飞速成长,正是与阅读量成正比的。
张问晓老师,英国留学,年9月加入附小,目前担任阅读团队队长。在她看来,老师们的“阅读难”,关键就在于要厘清“教学任务”和“非教学任务”。
“日常一些工作看似杂务,其实都是教育的一部分。阅读的核心不在阅读,而是利用阅读解决问题。”比如家访,这些曾让老师们最头疼的问题,经一学期实践,反而成了阅读的助推器,《哈佛家训》成了许多老师的家校沟通指导书。
目前,每周二下午定为教师阅读沙龙,每周举行一次,方向也从个人分享,转到问题导向的讨论以及共读。
张问晓觉得,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把童书捡起来了,“以前我会觉得这类书太幼稚,但你真正读了,就会感受到一些不同的东西,开始理解儿童的视角。”
李虹霖老师则是另一个例子,她的班上曾有俩孩子打架,她当全班面讲道理,自认教育很深刻,结果两天后双方又开打了。这一下,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试着运用“情本体”的教育方法,让两人互换角色,复原打架情形,再谈感受,说着说着孩子就不好意思了,开始互相道歉。此后,长期和平。
这样的故事,在附小还有很多很多。但就是在这样的细枝末节中,一个崭新的教师团队在悄然孕育。
阅读团队在组织教师阅读沙龙,主持者为队长张问晓老师
03“一路人同行,才走得更快”改革难免遭遇消极抵抗,但在附小,舒适圈被打破的老教师和中青年教师们,与新体制老师,却很快拧成了一股绳。
谈及近两年的变化,很多“老”教师由衷感叹。
家住青羊区的李佳老师,成都本地人,教龄11年。她犹记第一天来兴隆小学上班,坐公交车花了三个小时。年秋地铁开通,四十多分钟到校,比开车还快。社区跟诸多科研机构对接,作为学生们开阔眼界的教学资源。熊英来后,专门请礼仪师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们一改“土”气着装,精气神倍增。
教师中心主任刘琴老师,兴隆本地人,20年教龄。在她看来,工作节奏变快,要求变高,是理所当然的。她见惯了此前劲头不足、军心不稳的代课老师走马灯似的来来去去,欣喜现在的新体制老师归属感更强,工作劲头更足,自我成长愿望更大。
在多劳多得、优劳优薪的机制下,队伍更稳定了。课程体系日渐丰富和完善,各个团队之间协同作战。
林毓敏老师已从教七年,几乎每年都报名参加赛课。她用“单打独斗”形容最初三四年接到赛课任务时的心境,因老教师基本不参加赛课,代课老师又觉得自己非“嫡系部队”,热情不高。“改制后,大家的活力被激发了,这两年我去赛课,校长、老教师以及新体制老师们,都会帮我磨课,再也没那种孤单无助感了。”
比起年轻教师,“老”教师更懂学生心理和教学规律,很多新老师得到点拨、提升。
比如赵丹老师,经老教师解惑,意识到因材施教和理解儿童的重要性:乖孩子习惯服从命令,缺乏冒险、坚强、勇敢的素质,老师要培养他们的独特个性。而当乖孩子有反抗信号时,更该高度警醒;爱表现又调皮的,要学会用“戴高帽”来正向引导……
新、老教师的理念冲突,也在慢慢弥合。
以体育组为例,汤元华老师明年退休。40年教龄,使得他的理念偏保守,坚持认为,体育课堂纪律性和动作示范是第一位,吃苦流汗、锻炼身体才是关键。
而年入职的体育老师汪涛,第一节课做自我介绍,却以“能扣篮”引爆了课堂,学生瞬间变成“小记者”。他融入游戏化教学,激发兴趣,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规则与纪律意识。看到娃娃们从起初的冲下楼,到处疯跑,到预备铃响排好路队,快静齐下楼。汤元华认可了新一代老师的教育方法。
第一届趣味数学节
04课程蝶变,背后是人的核心素养
但理想要落到现实,还要变革课程。
最初摸底时,大部分老师几乎没有课程开发的概念,学校只开设了国家基础课程,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极其零碎且稀少。
两年下来,经过1.0版的“七彩课程”,目前进阶到2.0版的四级分类课程——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兴趣课程、综合课程。四级课程融合五育,所有活动全部体系化成课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思维发展和能力发展。
以拓展课程为例,品格、国防、家校、节气、中药、农场等主题,都被开发为课程,覆盖全部学生。
学生在天空农场种菜
门类最多的,当属兴趣课程,已开设五十多门,全校选课走班。这些课程最初都是因为老师的兴趣而生,最终却推动了老师的成长。侯淇瑶老师就是一位从英语老师变成跨学科老师的代表。
年9月,附小搬入新校区,随后在食堂旁边开辟了一个教室——食育空间。机缘巧合之下,侯淇瑶成为了食育团队的团长。
起初,她只是隐约觉得可以把食育课和英语课结合起来,把英语课本里提到过的食物拿到食育空间来制作,附带练习英语句型。后来才意识到,仅仅只结合英语课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学和面做披萨》一课,她的初衷本是帮学生加深对中外饮食文化差异的理解。但在备课的过程中,她才逐渐发现中西式的面点烹饪方式差异如此之大,中式基本用蒸或炸,而西方基本是烤。
学习之后才知道,这背后涉及地理环境、物产资源、人文历史等一系列因素。随后,她便联合科学老师和数学老师一起,重新制作了课程,科学老师讲解了面团发酵的原理,数学老师则教授了如何平分披萨的各种方法。
如今,跨学科融合,已成为食育课的常态:探索番茄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领略西班牙TomatoFestival的热情与疯狂,在制作美食的同时学习色彩搭配和摆盘的艺术……
英语嘉年华活动
“当我有了跨学科意识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教育本身。以前只会单一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