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平鸟 >> 和平鸟的天敌 >> 啼血杜鹃和鸠占鹊巢,好鸟还是坏鸟真正的杜
本文转自:科普中国
杜鹃鸟有一个美好的传说,说是远古时期有个国王叫望帝,爱民如子,每到春天播种季节,都四处奔走,敦促人们赶快播种,最后积劳成疾而亡。
望帝死后化为一只小鸟,依然不忘民间百姓疾苦,每到春天,就会发出“布谷~布谷~”的鸣叫,提醒大家及时播种才会有个好收成。
这种鸟日夜啼鸣,直到呕心沥血,鲜血滴落土地中,随后土壤中长出一簇簇绚丽的鲜花,人们就把这种花叫杜鹃花,而把这种鸟叫杜鹃鸟。
现实中的杜鹃鸟的名字很好听,鸟也长得不算难看,叫声优美,由此有许多女孩子都起名叫杜鹃。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杜鹃鸟还有个不好的名声,就是鸠占鹊巢,其行为很令人不齿。
当然给女孩取这个名字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女儿成为鸠占鹊巢的第三者,但人有各色,有些人虽然名字不叫杜鹃,却沾染上这种恶习,不过像杜鹃鸟这么“恶”的还是极少见。
那么杜鹃鸟的鸠占鹊巢到底动了谁的蛋糕呢?其实也不能冤枉所有的杜鹃鸟,在所有的杜鹃科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杜鹃鸟有鸠占鹊巢的嗜好,其余三分之二的杜鹃鸟还是比较安分守己的。
杜鹃鸟有大杜鹃、三声杜鹃、四声杜鹃之分。大杜鹃又叫布谷鸟,因为其叫声似“布谷、布谷”而得名;三声杜鹃鸟的叫声似“米贵阳”,因此也叫米贵阳鸟;四声杜鹃又称子规鸟,其叫声似“快快割麦”或“快快割谷”。
因此,杜鹃鸟的种类区分主要以叫声来甄别,当然其外形也有区别,这里就不多扯了。
巢寄生鸟类有80余种,所谓巢寄生鸟,就是将自己的蛋生在其他鸟的鸟巢中,并且由鸟巢主人代为孵化的特殊繁殖行为。人们把这种代为孵化的倒霉蛋鸟叫“义亲”,有点像人类的养母、奶娘。
不过鸟的“义亲”虽然帮寄生鸟类哺育了后代,却与人类义母奶娘有天壤之别。因为人类义母或奶娘养大了别人的孩子会得到尊重和回报,而这些被寄生的倒霉蛋是在完全不知情状态下,糊里糊涂上当的,并且还要以牺牲自己的后代为代价。
因此从本质上说,“义亲”非但不“亲”,还有血海深仇。
被杜鹃鸟祸害的宿主鸟达到种,主要有芦莺、喜鹊、伯劳、雅雀、鹟、鹡鸰等,如布谷鸟喜欢选择大苇莺,四声杜鹃喜欢选择灰喜鹊,噪鹃喜欢选择斑椋鸟,八声杜鹃喜欢选择缝叶莺等等。当然,谁会成为倒霉蛋,全看巢寄生杜鹃方便不方便,因此,充满了不确定性。
大杜鹃鸠占鹊巢到底有多“恶”大杜鹃体型比较大,一般都是挑比自己体型小的雀鸟下爪子,将欺善怕恶的动物本性演绎得淋漓尽致。它采取的措施一般有恫吓、驱赶、潜伏偷袭等。如有时布谷鸟会袒露自己胸前羽毛,模仿老鹰的样子,吓得娇小的苇莺赶紧躲藏起来,而布谷鸟则赶紧在它的鸟巢里下了一个自己的蛋。
布谷鸟虽大,但其下的蛋并不算大,且花纹颜色相近,因此苇莺难以分辨。大杜鹃一般只在一个鸟巢中下一个自己的蛋,同时还会将一个宿主的蛋叼走,这样迷惑性就更大了。当惊魂未定的苇莺终于回到自己的巢穴,看了看蛋没有少,就会傻乎乎地继续孵化。
有时候,大杜鹃发现某个倒霉蛋正在筑巢孵化,就会躲在能看到宿主鸟巢的高处,等待时机。待到主人飞走去觅食了,就趁虚而入产下自己的卵。有时找的鸟巢很小,如缝叶莺的鸟巢极小,根本承受不了杜鹃鸟硕大的身子,大杜鹃就先在隐秘处产下卵来,待宿主离开时将卵衔入鸟巢,然后将主人鸟巢中的卵叼走一个丢弃。
杜鹃鸟的卵还没生下来在肚子里就开始孕育了,因此一般比宿主的鸟蛋孵化更快,当杜鹃雏鸟孵化出来后,立刻显示出嗜杀的本性,它们会将巢中刚出生的同伴或还未孵化出的卵拱出鸟巢摔碎摔死,而其“养母”即便看见了,也傻乎乎毫无办法,还越来越亲热的喂养这个“独子”。
小杜鹃长得很快,越来越不像自己的母亲父亲,但可惜鸟类没有辨别能力,更没有亲子鉴定技术,因此就会一直竭力尽心地喂养,它们每天冒着危险不辞劳苦,将找到的小虫子叼回来喂进这个小坏蛋嘴里。
随着小杜鹃的长大,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孩子的体型很快超过了母亲,鸟巢也放不下了,看着这个巨婴,苇莺等“义母”依然见怪不怪,努力寻找食物满足它越来越大的胃口。很可能一直到分道扬镳,苇莺也没有发现自己牺牲了儿女,抚养了一个冤家对头。
看到瘦弱的“养母”将自己叼着虫子的小脑袋,拼尽全力汤入小杜鹃的血红大嘴中,实在觉得这苇莺可怜可悲,由此生出对这个“小魔头”的愤慨。
于是发一个题外臆想:小苇莺母亲再拼命的捕食也无法满足这个“巨婴”越来越大的食量了,它很蹊跷疑惑,有一天遇到久违的好友田鹨鸟,说出了自己的疑惑,黄苇鳽叹了一口气说:你我都上当了,它们杀死了我们所有的后代,我们有血海深仇。
苇莺终于恍然大悟,但一切都晚了,小杜鹃已经飞走了。苇莺只能在芦苇荡里悲愤地朝天鸣叫,终于,它止住了悲泣,决心要复仇。它找到了小杜鹃的母亲,凄厉地叫喊着,以弱小的身躯搏杀身躯庞大的杜鹃鸟,再也毫无畏惧。
最终谁胜谁负,没有留下结局,就由各位去想吧。
大杜鹃为啥自己不孵化其实,动物世界并非像人类这样,有这么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条款,它们遵循的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平衡进化的规律。
大杜鹃不筑巢孵化后代是由其生活习性决定的。首先,大杜鹃不像有些鸟类,实行一夫一妻制,筑巢产卵会有“丈夫帮忙”,共同承担责任。大杜鹃实行一夫多妻,“丈夫”是只顾快活完了就跑路的货色,是典型自私自利的渣鸟,根本不会为“妻子”分担任何责任。
而雌鸟1年只生下2~10枚蛋,且每枚蛋生下的间隔时间较长,如果自己孵化,雏鸟出来了,另一个蛋可能刚生下,又要接着孵,这样实在没时间调剂衔接生蛋和孵化的时间。长期进化的结果,雌鸟将孵化的重担转嫁给别的倒霉蛋就顺理成章了。
其实杜鹃鸟将自己的蛋让别的鸟去孵化,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要想很多办法,劳心劳力。有时要恐吓,有时躲在暗处窥探,像做贼一样找准机会,为了让自己的蛋能蒙混过关,体内的基因还要帮忙,让自己的蛋在纹路和花色、颜色上与宿主的蛋类似。
尽管如此,有时也会被宿主识破而将伪装的蛋啄破,前功尽弃。生养的重担只能自己一只雌鸟来担,都是因为渣鸟老公不负一点责任,说来也怪可怜的。
孵化出来的小杜鹃鸟只是“本质”坏,其实从来也没有想过害同伴,它没那么聪明。刚出壳的杜鹃雏鸟背上有个天然凹陷,里面有个敏感点,一旦被别的雏鸟或蛋触碰就会条件反射往外拱,这就是它们的祖宗在多少生死教训中,逐步进化出来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本能。
除了这个拱杀本能,杜鹃雏鸟还有个乞食本能,就是剧烈抖动翅膀,张开血红的大嘴,大声鸣叫,就像伤心伤肝的哀鸣,“养母”见状就会深受刺激,拼命不断捕食喂养。
杜鹃鸟为啥还混了个益鸟的名号鸟类专家们把杜鹃鸟列为著名益鸟,是因为杜鹃以森林昆虫为食,尤其喜欢吃那些其他鸟类不敢吃的松毛虫、毒蛾等,食谱还包括蝗虫、步行甲、叩头虫、蜂等众多昆虫,保护了森林生态。
而它们寄生危害的鸟类并不多,且这些鸟类一般都是当地处于优势的品种,比杜鹃数量要多很多,因此这种寄生方式并没有损害生态平衡。一些专家认为,杜鹃等寄生鸟类在与被寄生宿主鸟类的寄生和反寄生竞争中,还有利于生态平衡,并不断促进,协同加速物种进化。
当然,人类本身也是生物进化中的一个物种,同样遵循着适者生存的竞争规则,是不是益鸟,完全是考虑整个生态平衡以及对人类有无好处而言,至于对那些被杜鹃鸟寄生的苇莺等受欺辱的群体,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看了杜鹃鸟的这些作为,你对它们还有好感吗?还会为自己的女儿起名杜鹃吗?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