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平鸟 >> 和平鸟的天敌 >> 什么是德其实大多数人都是伪君子,道德经最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有善人,也有恶人,有弃明投暗的人,也有弃恶从善的人;我们从小就被要求做一个好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愈发迷惑,迷惑什么才算是好人?迷惑我们是否,应该成为一个好人?于是我们对好人的标准开始出现分歧,于是很多人在无意之间,就活成了一个恶人,大家好,我是白同学,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标准的好人。
标准的好人年,考古学家在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帛书版的道德经,这本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而且《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也就是说道德经,应该叫作《德道经》;我们都知道道家思想,向来以道为尊,从不屑于探讨好坏的标准,那为什么老子,还要写《德经》呢?如果我们将“德”,宽泛的理解为是好人,于是就引出了第一个问题——什么才算是好人?在古人眼中认为,做到圣仁义智勇,就能够被称为是好人、有德之人,然而在庄子的《胠篋qūqiè》篇中,却反驳了这一说法;在春秋时期,有个叫做“盗跖zhí”的飞贼,算是威震一方的江洋大盗,这个人平常干着强盗生意,却以圣人自称,甚至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圣人,为什么呢?他说能找到一个房间的宝贝叫做圣,能身先士卒的去偷抢,叫做勇,能主动为同伙断后,叫做义,能制定一个偷盗计划,叫做智,最后能够合理分赃,就叫做仁,听起来确实有些讽刺,不过也能侧面说明,好人并没有什么固定标准。
那我们为什么会迷惑,是否应该成为一个好人呢?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名为《茶馆》的话剧,故事发生在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在老北京的裕泰茶馆里,来了一对衣衫不整的母女,小女孩头上,插着一根草标,也就是要卖身的意思,茶馆,算是一些老贵族休闲的地方,所以看到这种身份的人进来,众茶客也感觉稀奇;然后老东家秦二爷,直接让跑堂的将她们赶出去,而正直善良的常四爷听到后,则对秦二爷冷嘲热讽,他说有些人这么有钱,也不见得他能接济穷人,随后又向伙计,要了两碗烂肉面,送给了这对母女,从这里来看,常四爷无疑是有德之人,是个好人,但接下来,这个标准就出现了变化。
秦二爷说:一碗烂肉面救不了中国,救不救穷人,也不在这一碗烂肉面,想要救国,就要开工厂,办实业!到了这里,身份就出现了变化,在我们眼中看来,与常四爷相比,秦二爷是个大德之人,是个大好人,但接下来,又出现了变化……秦二爷办了一辈子工厂,最后家产办的一干二净,先是被日本人抢,后又被自己人抢,抢来抢去,工厂落到了别人手里,于是到了老年,办了一辈子工厂的秦二爷,得出一个道理,他说有钱啊,就应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我想秦二爷真正想说的就是,我们是否应该成为一个好人?在老子看来,道是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则,而德,就是依照规则去做事,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仁义礼智信”,这一点,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就有记载。
道德经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可以说是整本书最难的一章,我们逐句来解释一下,首先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个德,有很多种解释,按照我们今天的观念来看,可以将其宽泛的理解为是好人,这么来看的话,就是真正的好人不好,这才是好人,有点反常识,想要读懂这句话,就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德,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什么意思呢?孕育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个就叫做“玄德”;就好比是说我们养育后代,却不将其据为己有,不干涉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自由成长,这个就是上德,听起来可能与“养儿防老”观念冲突,但坦白来说,生育万物,本来就是生命顺其自然的结果,养儿防老不是亲情,而是变成了一种交易,在这里顺其自然就是上德,养儿防老就是下德,所以老子又说:“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这个“下德”,可以理解为是不太好的人,也就是说不太好的人,总想成为一个好人,却偏偏成为不了好人,这个也有点难以理解,其中这个“不失德”,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儒家所讲的“德”,老子认为儒家的思想,大概率会成为帝王的手段,他们会以各种道德标准作为准则,来要求自己的民众,比如说“忠诚”,帝王想让臣子忠诚,甚至还制定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霸王条款,而且臣子不觉得可怕,相反感觉正义凛然,帝王就是在推崇“养儿防老”的观点,认为你就应该怎么怎么样,尽管他们自己从不遵守,所以才有了“下德不失德”,有了道德标准后,我们不再凭借本能去做事,相反为了实现目的,将本能变成了一种交易,有人让我们每日反省,树立“我是个好人,我要有道德”的人设,却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德”。
一个人身上的品质都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非要营造这个好人标签时,其实就已经变成了伪君子,我们小时候本来有无穷的天性,但是为了道德标准,为了得到大人的认可,只能被迫的学会伪装,伪装成一个世俗的好人,于是每个人都有了一个面具,这才滋生了罪恶,我们举个例子,在一片草原上有羊有狼,我们到底应该帮助狼还是帮助羊呢?帮助羊,狼就要饿死,帮助狼,羊就要被吃,面对这种自然维持的、道维持的生态,不需要我们去插手,同样做人也是,我们刻意强调善,于是就破坏了“生态”,还因此催生了不善;人类的本能就是满足自己,之后再成全他人,但有些人却非要我们孔融让梨,就像是老人去世一样,生老病死本来就是人生常态,却偏偏有一些“大孝之人”,借此来展现自己的孝顺,他的出发点是这样我才孝顺,不这样别人看我就不孝顺,这个叫做“德”吗?所以“是以无德”,成为伪君子,恰恰是最大的不道德,如果看到这里,大家仍然感觉迷惑,那我们就再细化一下。
上德之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德与下德的区别,就在于“无为而无以为”和“为之而有以为”,其中无为和为之,可以理解为是行动,而无以为和有以为,就是目的,上德之人遵守自然规律,不凭借主观意愿做事,而下德之人,却始终不能放下,我们举个例子,前方有一条大河,大河的一面有三个人,一个大和尚,一个小和尚,一个妇女,大和尚带着小和尚过河,见妇女过不去,大和尚就将妇女背了过去,走了几里地之后,小和尚忍不住问:师父你怎么能碰女人呢?大和尚说:你还记着呢?我早就把她放下了。
这个就是上德和下德的区别,上德之人凭本心做事,不在意外界的看法,也不受内心道义的影响,而下德却时刻谨记红线,始终都遵循着一个目标,他对待事物,离不开因果,有以为就是有因有果,无以为就是跳出因果;同样接下来的仁、义,也都是有为的表现,我要仁爱,要讲义气,这个想法出现的时候,就已经陷入了因果之中,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有些人讲了仁爱、讲了义气,如果没有人回应,他就要大肆宣扬,看我今天做了什么好事,我捐了多少钱,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那做了好事总比不做好吧?我们再接着往下看,老子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个比较好理解,但却是重中之重,所以失去了道,这才出现了“德”,也就是说人们不尊重自然规则,这才需要“道德标准”去约束,如果道德标准也变成了口号,就出现了“仁”,没有“仁”,就出现了“义”,没有“义”,就出现了“礼”,接下来是重点,“夫礼者”,就是“礼”这个东西,“薄”就是不足,“首”就是开端,也就是说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乱世出现的开端。听起来也有些反常识,古人为什么以“礼”为标准?比如说“周礼”,因为仁义道德丢失了,这才需要礼,这个“礼”的标准,好人的标准,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所以这个东西太容易伪装,太容易被人利用,你讲“礼”,结果让你讲“礼”的人却不讲“礼”,于是就出现了祸乱。
大家想象一下,在一个没有谎言的世界里,只有一个人会说谎,那他会怎么做呢?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他会让大家不要说谎,然后让亲族学会说谎,但他没想到,有一天亲族的谎言,会用到自己身上,于是就出现了征伐。接下来是“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什么意思呢?前识者的解析有很多,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是“眼前能够看到的”,意思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道的外表,是愚昧的开始,读过道德经的朋友都知道,道家思想根本没有善恶观点,所以很多人认为,没有善恶的分别,那人还能够称为是人吗?没有善恶的标准,那不就乱了吗?老子说就是这个思想,才是愚昧的开始,我们不用管羊,也不用管狼,生态就不会被破坏,刻意强调德,却反而失去了道,再往下叫做: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所以有德之人,应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