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鸟

崔颢雁门胡人歌,描绘边塞情景,体现人

发布时间:2022/10/26 18:35:34   

本文乃“走完这一生彼此温暖”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雨里孤峰

崔颢最有名的作品是《黄鹤楼》。那是他登黄鹤楼时的即兴题壁之作,竟然使李白游览该楼时,佩服得不得了,满怀遗憾的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结果“无作而去”(《唐才子传》)。他的另一首名作,则是这首《雁门胡人歌》。在唐代繁富的边塞诗中,以欣赏的眼光,审视辽阔苍茫的异域风物,反映边塞的特别风情,多数只是在诗中插叙一两笔,像此诗集中笔墨描写的比较少见。雁门,古郡名,战国时赵武灵王所置。唐天宝时,以代州为雁门郡,治所在代县(今山西代县),当时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的边地。

黄鹤楼

今代县附近的长城有雁门关,形势险要,为历代戍守重地。首联点明雁门胡人的居住地及其险要的地理形势。“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代郡,即代州,诗中指雁门郡。高山,代县北面的雁门山,据《山海经·海内西经》载,雁门山北面有“大泽方百里”,是群鸟栖集之地。鸿雁自大泽南飞北归,都要经过雁门山,故雁门山又名雁塞。《天下郡国利病书》解释雁门山得名的原因说:“雁门,古句注,西陉之地。重峦迭讞,霞举云飞,两山对峙,其形为门,而蜚(飞)雁出于其间,故名。”

雁门关

唐时在雁门山腰筑有雁门关,此地峰峦错耸,蛸壑阴森,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前人以联语费之日:“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燕,古代燕国,在今河北东北部及辽宁西部,地处代郡东边。首联意思是:代郡的雁门山群峰巍峨,迤逦向东,连接着古代的燕国,雁门的胡人就居住在这边塞之地。颔联是描写雁门胡人有别于汉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情调:“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解,能够,擅长。将,驾驭。代马,代地所产良马,泛指骏马。秋田,秋猎。田,田猎,打猎。

雁门山

意思是说,雁门的胡人放飞的猎鹰飞得又高又远,可把边塞的其他飞鸟驱逐出境;能在秋天时节,驾驭着骏马,纵横驰骋,四出打猎。胡人是游牧民族,放鹰猎物、骑马射箭的技术都很熟练。在汉族诗人的眼中看来简直是与生俱来的本领,所以会以惊奇的眼光、欣赏的神态去观察描写。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就曾以速写的笔法为我们留下了一幅“胡儿”的剪影:“营州(今辽宁朝阳)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这是何等的飒爽英姿,能不使诗人叹为观止?

猎鹰

颈联是对边地景物再作描写:“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前句是打猎前烧山的准备情景。打猎经常在秋冬寒冷季节里进行。猎前,往往将山上枯黄的草木烧掉,使鸟兽无法隐蔽。烧,读去声。后句是说,阴雨中的山峰,无论是山体和树木都是湿漉漉的,山头云气蒸腾有如轻烟弥漫。这两句写出了雁门山不同时候的景物特点,前者是北方特有之景,粗犷热烈;后者则兼具南方景物之美,细腻温柔。雁门山不愧为天下名山。最后一联,“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又回到人事的描写。辽西,指辽河以西,今河北省东北部一带,当时是东北边防要地。

枯黄的草木

“闻道”的主语是“雁门胡人”。这句是说:听说辽西没有战事,我们有幸享受太平。经常在酒家举杯畅饮,喝醉了就暂睡在酒家。这一联描绘出了边塞一派平和宁静的生活情景和人物醇真坦率的情态,更体现了“雁门胡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所愿边人耕,岁岁生禾黍”(刘驾《吊西人》),“河湟何计绝烽烟,免使征人更戍边,尽放农桑无一事,遣教知有太平年”(罗邺《河湟》),愿天下长久太平,使苍生安居乐业,这是包括诗人们在内的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时时醉向酒家眠”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小镜头,把这一千百年来的心愿形象化,具体化,也诗意化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9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