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平鸟 >> 和平鸟的种类 >> 本届奥斯卡强者如林,我赌1917必胜
作为重要记录历史的载体,战争片一向都将镜头对准第二次世界大战,记录“一战”的电影则少之又少。《》则选择了“一战”背景下的“小人物”,却用“一镜到底”的大视角讲述故事,又契合“反战”的世界性主题,《》便一跃成为颁奖季最强黑马,将最佳剧情、最佳导演两项金球大奖斩获囊中,气势汹汹冲击奥斯卡BP。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在“后”《血战钢锯岭》《敦刻尔克》时期,用过硬的拍摄手法、独特的故事视角,用匠心,还原了真实,触动了人心。
分钟的“长镜头”如何诞生?
多分钟的“一镜到底”是这部看似题材冷门的战争主题电影在强手如云的颁奖季脱颖而出的噱头。长镜头作为现代电影中极其常见的拍摄手法,被许多导演偏爱。从希区柯克、伯格曼到《爱乐之城》《敦刻尔克》,长镜头总以其写实性、连贯性将战争的残酷、激烈的戏剧冲突向观众直观展现。
像《》这样看似一整部电影都在“一镜到底”的影片早有《鸟人》等珠玉在先,用跳脱出蒙太奇的真实感,让观众获得了独特的、崭新的观影体验,这也是为什么《》要在宣传词中强调本片可以“亲临战争”。那么,这段漫长的拍摄又是如何进行、如何为本片添彩的呢?
其实,这余分钟的“长镜头”并不是真正的“一镜到底”。如果一部电影运用的长镜头超过了10分钟,观众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沉浸感。这个时候,任何剪辑与镜头跳动都有可能让人“出戏”,于是本片其实通过几处巧妙地剪辑点,通过特殊的专场过渡,既保持了电影的连贯性,又让观众无法发现剪辑“破绽”。
电影中多次运用房屋墙壁、战壕、门、人群等“遮挡物”进行转场,隐藏剪辑痕迹。譬如开场不久,摄像机在紧跟着两位主角边走边闲谈时,一队“路过”的士兵遮挡了镜头,顺势进行转场。
主角布雷克在跨过残垣断壁、废墟、战壕、石头时,这些天然的“遮挡物”便辅助了“转场”,构思精巧之余,也让电影镜头的连贯性显著增强,将主人公的意志与观众的意志绑定起来,无限的沉浸享受,荡气回肠又哀婉凄凉。
如何用拍摄技术创造“美学”?
影片中的光线变化、妆造等也密切配合了这种独特的剪辑隐藏。主角进入室内、地下室时,由于光线变暗出现的“黑屏”,巧妙地隐藏了电影剪辑的痕迹。布雷克中刀一场戏中,兰斯将其拖动着,每一次转身,布雷克的脸色都变得更加苍白,暗示着这位可怜的士兵即将面临死亡。
这里每一个运动剪辑,都必须需要妆造师的无缝配合。还有随后的车戏、瀑布坠落戏,主角的一举一动都在导演的镜头下显得天衣无缝,这些经过“剪辑处理”的小“心机”只能通过纪录片发现,着实令人佩服。
曾经由于电影技术的限制,摄像机一次只能装载10分钟的胶卷。于是在拍摄“一镜到底”时,希区柯克每拍摄10分钟都会让镜头“想办法”伴随着被摄人物移动到遮挡物后制造“黑屏”,在通过后续拼接将下一段镜头补上,完成一整部电影。看似是“伪”一镜到底,实际上是勇敢的革新和挑战,处处透露着剧组的匠心独具。
《》为了完成这多分钟的“一镜到底”,将整个剧组也训练成了一支军队,3个月的布景、无数次的排练、只在阴天进行拍摄……终于将最真实的“一站战场”搬上了大银幕,可谓是电影技术发展时代的伟大产物。
创造“现实”的长镜头在电影后期甚至记录出了超现实、超时空般的梦幻之感与史诗感。无论是炫丽的照明弹,还是落满樱花的河畔无数无定河边骨,战士们思乡的曲调,雪一样白的战壕。电影用炉火纯青的镜头调度,让技术实现了梦想,为电影的美学质感上升了一个台阶。
正是如此的拍摄手法,观众的视角和电影的镜头融为一体,依照着严格的时间顺序,跟随者主角上了战场。正是这种强烈的、真实的境临感,胜过了说教与煽情,将战争的残酷和痛苦直白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也赤裸裸地表达了强烈的“反战”情绪。
无论是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4k、帧的革新,还是本片“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都利用了电影拍摄技术方面的创新,为战争题材电影的表达添彩。
除了长镜头,怎样“讲好故事”?
有了精妙的拍摄手法,距离创造一部脱颖而出的“好电影”就成功了一半。很显然,在伟大的“一镜到底”之余,《》也讲好了一个平淡却有味的战争故事来触动人心。
送口信,极简的故事。两位下士,极简的人物。小人物、极简与独镜,就注定了导演摒弃了战争片以往的“大格局”。两位主角在用生命传达命令的最初,却是带着近乎抗拒的心情爬出战壕走向征程。主角寡淡的表情、面容中的闪躲,德军士兵表亲中的麻木,包括几位将领的冷酷、无奈,这样的人物侧写描画,也从根本上说明了电影与表达战争英雄主义无缘。
没有剧情片强烈的戏剧冲突与演绎,正是如此的“真实情绪”和“真实时间”的碰撞,构建出了一场“真实战争”。从战场上渺小的普通下士出发,仅仅是为了传达上司一个“直接命令”,普通的士兵穿越前线,历经艰难挫折,尽显残酷战争中普通人生命的渺小与多舛的命运。
平凡的小人物平凡的喜怒哀乐与友谊、坚守更加令人动容。长途跋涉中的插科打诨,兰斯坚持找到牺牲战友的兄长,将仅存的口粮留给仅有一面之缘的地下室中的法国姑娘和婴儿,在爬上战壕勇敢地逆袭……与其说是一种勇气,不如说是普通人的垂死反抗与无奈。不需要煽情与强调,仅仅是记录下来,强烈的反差都足以打动人心。
电影的前半部分展现了战争的惊悚与未知,而后半部分则更像一支凄美的命运交响曲。兰斯坐在运兵车中,身边环绕的是他人的兄弟,目之所及是别人的家乡,只有一句像“愿原力与你同在”的祝福便成了支撑他的唯一希望。
无定河边骨的哀嚎遍野旁,也有故乡春闺的梦里樱花瓣。田野上漫步的奶牛,只能从枪声里感受到的敌人。观众随着主角奔跑,在迷幻的黄昏中,战火下的教堂的剪影构成了一种“银翼杀手”式末日残阳的凄美;观众随着主角漂流、挣扎与坠落,水滴唤醒了昏迷不醒的主角,也唤起了观众的共情,用后戏剧式的“破墙”手法,打碎了银幕的壁垒,传递着丝丝入扣的情绪。
遥不可及的致命任务完成了,松了一口气的主角兰斯,却也像失去了灵魂一样。正如在电影的最后麦卡锡上校所云,“战争不会停止,除非最后一个人倒下。”他会重新拿起武器,重新投入战争,变成历史的千万分之一。或许,在兰斯未尽的梦里,他会依然用勋章交换美酒一醉不醒,没有不知道是否会降临的明天。
幕落,剧终,这场以历史为名的奥德赛之梦悄然惊醒,生活在和平年间的幸运儿们紧绷的神经开始慢慢放松,却早已潸然泪下,如大梦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