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俊杰
织布机在解放前是大户人家必备的重要家俱。为了解决全家人穿衣和生活方便,奶奶特意花大价钱添置了一架织布机。农闲时,勤俭持家的奶奶节衣缩食经常起早贪黑地纺纱织布,老人的骨子里一直秉承着中华女性的传统美德,不辞辛苦地操持着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同时还无怨无悔地帮衬着左邻右舍的乡亲们。
年,日寇进犯中原后,村子里时常有露宿街头的抗日游击队和八路军战士。目睹风餐露宿的游击队士兵,一向怀有恻隐之心的奶奶主动把家里的客房和柴草园都腾了出来,让给战士们住宿,并主动让豫东游击队司令部安顿在她家的西屋里。随后,奶奶得知来来往往的游击队员因物质匮乏缺衣少穿,便慷慨解囊把家里囤积的粮食给捐献出来,又把多年积攒的一些布匹做成衣服无偿地支援给游击队。经常昼夜带领乡邻们纺纱织布,为游击队战士赶制衣服和鞋袜。豫东游击队司令员吴芝圃看到战士们身上穿着御寒的新棉衣时,由衷地称赞道:“大姐,我们打胜仗,多亏您无私的帮助,有您和这些爱国的群众做我们的坚强后盾,咱老百姓的队伍,一定会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年,中原解放前夕,当时,奶奶领养的智障女儿出嫁时,她担心养女生活不能自理又不会做针线活,便特意为她赶制出一百套衣服和多床被褥作为陪嫁品。然而,自己的亲生女儿则是打了个小包袱送去参加革命跟随部队奔赴前线解放大西南去了。临行前,奶奶忍痛割爱眼含愧疚的泪水心痛地说:“放心远走高飞吧,好儿女志在四方,有钢用在刀刃上,要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没有国就没有家,等到天下都太平了,再回来孝敬爹娘。”老人慈悲为怀的开阔胸襟和善行义举让乡亲们无不为之动容,一时间邻里间口碑相传,无不称赞奶奶是一位有远见又富有大爱的好母亲。
年,父辈兄弟分家时,我父母承接了这架织布机。空闲时节,母亲在院子里把常年纺好的棉线梳理成线团存放起来,等待年关趁空织成布匹。在我的记忆里,这架没腿的织布机一年四季都游走在邻里间被不停地转借着使用,从而解决了街坊邻居的穿衣和床上用品。有时配件坏了邻居会找上门来,母亲便请来木工师傅帮忙去修理,就这样,这架织布机周而复始的在邻居家接来送往,唯独到了农历大年二十三,也就是“祭灶”这天傍晚,邻居这才慌里慌张地把它物归原主送回我家。
过节时,忙里忙外的人们便会格外繁忙,母亲这便见缝插针、连天赶夜的加班织布到深夜。时常在天亮前,极度困倦的母亲有时不慎失手,滑落的梭子“啪”的一声飞落地上,把我从熟睡的梦里惊醒。母亲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织布机,赶忙安慰道:“怪我一时迷糊走了神把你给惊醒了,既然醒了,就打个盹赶快起床读书吧,一日之计在于晨。”随后,便听到黎明前金鸡破晓的啼叫声,不一会,雄鸡唱晓此起彼伏。我兴奋地打开房门,院子里勤快的鸟儿在树上跳跃和鸣,母亲提起精神匆忙走进厨房,院子里瞬间升起一缕袅袅炊烟。
新年的脚步刚刚迈入正月十五,早饭后,邻居们便找上门来,心急火燎地排队等候着借用织布机。母亲做事总是替他人着想,辛苦自己,方便别人。本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家的物件用起来方便些,可是,母亲却不以为然,自己总是趁着过节这段时间织布机闲置的时候,把活提前给赶了出来。
记得年少时,母亲经常一边织着布,一边给我讲述有趣的故事,有时教我背诵三字经,那时懵懂的我,听母亲解释:“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一些励志故事。”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村上使用这架织布机的人家越来越少,直到九十年代末,这架忙碌了无数个春夏、秋、冬的织布机才被束之高阁闲置起来,成了不被人问津的老古董。看着这个机身被磨得少棱无角蹭光发亮的老物件,我不由得浮想联翩。在过去艰苦的战争岁月里,它曾经为生活困难的战士们提供过遮体避寒的被褥和衣服保障,在和平年代又默默无闻地为乡邻们奉献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瞻仰这架随着时光被人们淡出视野的织布机,我不由得睹物思人,耳边时常幻起“唧唧复唧唧”的织布声,眼前像电影似地,浮现出母亲依旧坐在织布机上,忍着积劳成疾的身体,夜以继日为我们赶织新衣布料的忙碌身影。
每当忆起这幕场景,思念的泪水都会浸满我的双眼,深沉的母爱让我情不自禁、难以忘怀!嘴里便不由得吟诵起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代表作:“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浓浓的深情,是母亲的牵挂和对游子无微不至地呵护,儿行千里母担忧,慈母的恩情是游子终生难以报答的心愿。无论你飞到天涯海角,也不管你身居何方、职位高低?你的身影都会落在母亲牵肠挂肚的心坎上。
母亲的虔诚祈祷体现了对游子的无限牵挂,然而,游子的真心祝福也道出每一位儿女对母亲的美好夙愿!愿母亲那心爱的织布机安然无恙。
编辑:王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