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异域同绘——中国美术馆藏日本浮世绘和清代木版年画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展览共展出中国美术馆藏作品套(件),其中日本浮世绘75件、清代木版年画52套(61件)以及明清时期中国画2件,为观众带来一场美的盛宴。
本次展览作品精彩纷呈,日本浮世绘部分有“浮世绘第一人”菱川师宣,“浮世绘六大家”铃木春信、鸟居清长、喜多川歌麿、东洲斋写乐、葛饰北斋、歌川广重,“最后的浮世绘大师”小林清亲等重要画师的经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画部分选取了天津杨柳青、江苏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四川绵竹、河北武强、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画产地的代表性作品。展览以“同源与流变”“形象与风格”“技艺与受众”“生产与发行”4个部分;从渊源、技术、发行及风格等方面探讨日本浮世绘和清代木版年画的异同。
中日两国在地理位置上一衣带水,在文化艺术上交融互鉴,绵延千年。历史上,中国唐代佛教美术、宋元水墨画对日本美术的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明清时期,木版套色印刷技术臻于成熟,不仅促使中国木版年画至清代达到鼎盛,也推动了日本浮世绘的兴起与发展。中国清代木版年画和日本浮世绘历史渊源深厚、制作工艺相近,又各具艺术风格与民族特色,在17至19世纪的东方世界里大放异彩、相映成趣,成为东方艺术宝库中的两颗璀璨明珠。
清代木版年画和日本浮世绘有许多相似之处。从历史背景看,二者的兴盛得益于社会的稳定、商品经济的发达和木版套印技术的成熟。在艺术进程上,二者几乎并行发展,都在17至19世纪经历了兴起、走向繁荣和逐渐式微的过程。在制作工艺上,均受到明代书籍版画的影响,以木版套印技术为主,具有可重复性印刷的特点。在题材内容上,反映人民群众的世俗生活与思想情感,充满生活气息和民俗风情。在表现手法上,丰富明丽的色彩显示出民间艺术的用色特点,勾线填色的手法展现了东方艺术的平面装饰特征。
据悉,此次展览既是文化和旅游部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也是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的又一重要展览。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中国美术馆近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让美育融入公共生活,让藏品走出库房,组织了“典藏活化”系列展。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要以广泛的艺术传播让世界文化交流融合、互促共荣。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浮世绘全部是版画家李平凡于年向中国美术馆捐赠的作品。这些作品构成了中国美术馆国际艺术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美术馆通过对这批浮世绘作品的学术梳理和深入研究,挖掘其与同时代的中国清代木版年画的联系与差异,并将近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集结成展、回馈观众,切实发挥了藏品的社会价值和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赖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