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平鸟 >> 和平鸟的习性 >> 你也许尝过徽州的小吃,但是你了解它吗
人文美景徽梦绩溪
?正文?
争随流水趁桃红,人在江南心在徽。犹抱琵琶半浇面,麻糍西施糯米妃。粉墙黛瓦色味香,桃花流水鳜鱼肥。春日黄花近酒家,明月曾照彩云归。人在江南心在岸徽州小吃自南宋以来就名闻江南了,种类多,式样精致,风味独具一格。
徽州民间有句谚语:“饿鬼盼时节”,讲的就是徽州美食盛况。因为各种丰富多姿的徽州小吃,在各个时节中就会闪亮登场。
吃完元宵节的汤圆,便是“二月二”过小年了,徽州人用已老了的米酒酿来发米糕,接着下来的是艾叶清明粿(亦叫挂纸粿),随后端午粽、发糕饼,再下来又是“中元节”,中元节的小吃特别多,如油馃、油煎灯、面脆、茶馓等,还有重阳桂花糕,腊月二十四粿、米粉蒸饺等等。
争随流水趁桃红春日,徽州大地上的万物似乎特别善解人意,也随着人群的快乐,都一同登上美食的舞台。清明节刚过,雨纷纷的田间地头的香椿树都齐刷刷地布满嫩芽,浅红浅红,飘着清淡的木香。荒坡野岭的翠竹丛中,便也长出参差不齐的竹笋,或肥胖魁梧,或苗条纤细,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地狂长着。徽州之笋最有名的是城外问政山笋(亦称问政贡笋),曾被写进袁枚的《随园食谱》中。它可被制作多种小吃,诸如酿笋、抹肉笋签、鸡髓笋,脍炙人口,妙不可言。徽州桃红柳绿的碧溪间,鳜鱼在绿如蓝的水欢呼着春天,偶尔来一个“白浪翻身”的倩影……它们就是最著名的小吃“徽州臭鳜鱼”的重要食材呢。杏花佳酿待月出徽州人自古擅长制作各种各样的小吃,尤其到明清之际,徽商鼎盛,徽州小吃变得更加精美无比。他们会从杏花村的唐诗里寻觅着米酒酿的芬芳,从宋词遗韵的酒肆中思索着烧饼的爽口;又在张岱湖心亭中果盒里搜索着桂花糖的甜蜜,在曹雪芹《红楼梦》亭榭里拾起墨酥糖的清脆,还从李渔《闲情偶寄》的诗意闻到了腊八粥的香气,又在袁枚随园庭院丛林里找到了香椿饼的秘方。当然这都是以前有钱的儒商在小吃上的精益求精,却也芬芳了整个美丽、婉约的江南,但这些毕竟都是在庭院深深的大宅楼里的前朝旧事了。于是那些简陋的、露天的、平常的小吃摊,才是我们大多数徽州人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各种风味小吃,琳琅满目,皆物美价廉,脍炙人口。麻糍西施糯粉妃以前在清明前后,在一些很一般的小吃摊上,最容易见到的,就有一个本土小吃,叫“徽州糯米麻糍”,而且还可以看到其精彩的制作过程。徽州人都很喜欢吃的这种美食,农民精选山田优质糯米,最好是圆形糯米,此米清香,粘性又好。把米用石磨磨成粉,或用石臼捶成粉,米粉精细,制成的小吃更加入味。徽州城南的一个小吃摊上的朱绣娘,最擅长此艺。徽州人喜欢把卖豆腐的俏女子称为“豆腐西施”,因为她人长得俊俏,又来自盛产优质糯米的城西灵山,故有“麻糍西施”之美称。看她制作“糯米麻糍”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欣赏比品赏更有情趣。“麻糍西施”面如桃花,一双纤纤玉手正忙个不停,青花瓷大碗里装有洁白的糯米粉有些迫不及待,加水、搅拌、搓、捏、压,很多丰富的动词被她出神入化地的使用,人手巧制,人们都在期待一场惊艳的饕餮。她煎好一碟赶紧端上来,人们两眼发光,立即蘸着小碟里的白糖趁热吃,那滋味黏黏、糯糯、香香、甜甜的。徽州人从腊月里“粉面”(糯米粉)磨出来后,一直到来年清明,总喜欢用这种传统小吃款待走亲访友或前来拜年的客人。据说,朱绣娘在调糯米粉时,里面放了两只鸡蛋,这样煎出来的麻糍,黄灿灿的,既软又香,要不让人垂涎欲滴都难啊。犹抱琵琶半浇面还有一种小吃叫“徽州浇头面”,无论在大街小巷,还是山村渔村,它是最容易见到了,即经济又实惠,深受徽州人喜爱。师傅们抓一把面条,在开水锅里一滚,捞出来再用皖南花猪油、虾米酱油、青葱蒜花、白胡椒粉一撒,最后再盖上浇头菜。徽州的浇头菜很讲究,须用土猪肉丝、榨菜丝(或笋丝)、豆腐干片等混和制成。如果你有条件,用歙县皖南花猪肉或休宁的蓝田花猪肉作为主料,再添加五城豆腐干片、扬州酱菜、问政山的贡笋丝为辅料,然后再加上几片腌制的红辣椒,便是人世间难得的美味佳肴了。一碗碗色、香、味俱全的浇头面,香气四溢,令人食欲增。尤其是师傅挑面条的动作,左手端碗,右手持筷,面条在碗内上下翻动,有时挑出半尺高,让人觉得有些张扬。有时,也很容易在面条店中见到煮水饺,我们徽州人称为“包袱”,大概其形似包袱的原因吧。徽州人的饺小面皮薄,透明的虾仁和粉红色的猪肉清晰可见,放入清水汤中像一朵朵云,吃起来一口吞一个,谓之“包袱”,不仅形象而且富有诗意。徽州的浇头面、歙南深渡的包袱饺、渔梁的馄饨齐名,堪称徽州早点三绝。粉墙黛瓦色味香在徽州的大街小巷中,小吃也是一道很美丽的风景。炭火正在炉中燃烧,圆圆石头压在粿皮上,吱吱地响个不停,香味弥漫一条又一条古老的街巷。粉墙黛瓦的屋檐下,一排排竹架上尽是一片片长满白毛的,如棉絮一般的毛豆腐,正成群结队地挤进黑亮的油锅……摊主见过往来的行人,准会说:“赶快来吃,虎皮毛豆腐香喷喷!”我认为在徽州街巷中诸多卖小吃的叫卖声音中,最动听的莫过是那些手挎竹篮,行走在大街小巷中的姑娘们……桂花糕、灵山酒酿的叫卖声,声声入耳,优美动听。还有那些挑着担子,卖屯溪烧饼的,卖休宁五城豆腐干的,卖歙县三阳馄饨的,卖婺源南瓜粿的,卖绩溪挞粿的,卖旌德大饼的,卖歙县深渡臭豆腐的……虽然都是男人,但声音响亮,嗓音浑厚,颇有山越人的遗韵,似乎刚刚从唐诗、宋词的意境中走来,南腔北调,此起彼落,平平仄仄,仄仄平,韵味无穷啊。桃花流水鳜鱼肥徽州小吃中,名气最大的,应是毛豆腐和臭鳜鱼。虽然它们齐名,但身价差异很大。在徽州城区,或乡间,或田间地头都会极易邂逅挑着叫卖毛豆腐担子的男女。一头是干柴和平底锅,一头是毛豆腐、香油和辣椒糊。徽州毛豆腐是选用一种叫“六月黄”的黄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具有色清如雪,刀切似玉,坠地不碎的特点。根据其长出茸毛的长短、颜色,可分为虎皮毛、鼠毛、兔毛和棉花毛四种。虎皮毛豆腐,放入黑亮的铁锅时,毛会竖起来,其色泽斑烂相间,是毛豆腐中的上品,香味扑鼻。村在溪边,路在溪上,桃红柳绿处找一个位置,趁着和风,闻着清香,听着蛙声,美美地吃上几块虎皮毛豆腐,真是快活之极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虽然是一句古诗,可此时此地感受,才是一种难得的奢侈的精神享受啊。徽州臭鳜鱼可算是徽州小吃中的贵族阶级了,它在一般的小吃摊上是很难见到的,还须上正宗的徽菜馆。徽州新安江内盛产鳜鱼,到了春季,桃花流水之际,正是捕获肥美鳜鱼的好季节,故有“桃花流水鳜鱼肥”之说。此时的鱼也称之为“桃花鳜”,鱼先腌后烧,肉似臭实香,嫩而鲜美。如果你有幸吃上一条“桃花鳜”,那是真有口福啦。以前徽州古城的“徽菜馆”和屯溪钟楼下的“徽州菜馆”都是烧制徽州臭鳜鱼的名店,可惜如今都见不到了。不过歙县的徽府源品牌的臭鳜鱼地道正宗,可以弥补喜爱徽州臭鳜鱼人士的遗憾。春日黄花近酒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刚从学校毕业便在徽州城某单位工作,我的单位就在名气很大的许国牌坊旁的一个破旧的二楼上,徽州遗风依然浓厚。刚刚工作,又居无定所,下班后,为了图个方便,古城周边的小吃摊(店)成了我天天光顾的“根据地”。于是城南杭徽公路旁老刺槐树下的刘家汤圆,电影院门前梧桐树下的老俞毛豆腐,城墙根下的程家烧饼等,这些地方几乎天天有我的身影。周末,我总喜欢骑上那辆“海狮”牌加重自行车,沿着屯芜公路向屯溪出发。那时公路两傍尽是农田,春日黄灿灿的油菜花铺天盖地地飘香,夏日绿油油的稻苗争先恐后地连着蓝蓝的天空。农田之间还有农民守护稻田用的茅舍,在岩寺镇外一个农舍里,一个农民在边看护稻田,边卖用自家糯米制作的酒酿。我一路劳顿,用一角钱买了一小碗,双手捧碗,两眼闪亮,一缕缕属于粮食本色的馨香温柔地钻进鼻腔,吸入肺中。喝一口,温和、筋道,滋味直白而坦荡。清风阵阵,蛙声彼落此起,真是心旷神怡。明月曾照彩云归随后有一年,我再去那个茅舍吃米酒酿时,卖米酒酿的老人悄悄走到我身旁,轻轻地告诉我说,城市在扩大了,这一带的良田已被开发商买走,不远的将来,这里是高楼大厦了,他也要歇业了,还叫我这次多吃一点。我听到这话,心里五味杂陈。是悲?是喜?是无奈?是感慨?眼睛里不禁漂起一层湿润的薄雾。人们都说,现在过年过节总是缺少一种味儿,其实这很正常,因为现在的年节已经远离了农耕社会中的气息和氛围,当然无味了。徽州小吃何尝也不是这样啊。徽州好,忆徽州,最忆的成分里也包含这些散发淡淡清香的徽州小吃吧。-END-感谢您的阅读,更感谢您的转发分享
推荐阅读——周洪波享受绩溪那片故土和家园的温馨绩溪百鸟墓
传说徽州唯一一个百鸟朝凤的地方绩溪瀛洲,神仙居住的地方,到底有多美?程慕斌
俯拾乡愁入梦来绩溪北村的天空徽岭:回家的路州的江南晚清首富胡雪岩为什么没能入胡氏家谱?来碗绩溪浇头面,再配两个茶叶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