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平鸟 >> 和平鸟的形状 >> 高擎党旗阔步洒溪洪江市华清高级中学徒
12月8日晨,洪江市华清高级中学校园内,依然书声琅琅。学校大门外,全体教师近人,在悄悄地结集。党旗、团旗、校旗、各色彩旗,迎风招展。
昨天还是冬日暖阳灿烂,或是为了考验教师们“同心同行,筑梦华清”的徒步活动,今天竟然冷风嗖嗖,校门口烧起了一盆熊熊大火,一个个教师们心情踊跃,气氛热烈。
为了使这一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使老师们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抽身,拓展视野,健身健心,去欣赏一次冬日的美景,办公室段瑾奕主任,早已与保卫科孙主任商定,这一天所有学科改为自习,由保卫科与学生干部制定措施,负责课堂课间纪律……
8点20分,教师们集合完毕。学校董事长杨镇华开始训话,“徒步,可以强健我们的身体,可以启发我们的心智,可以加强我们团队的合作,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想当年,我们的工农红军,正是有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才成为了一支钢铁的队伍,一支勇往直前的队伍,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出发!”
队伍分成五组,每一组18人。第一组董事长杨镇华、高一年级组长谭金梅带队;第二组董事孙梦苓、工会主席杜笑带队;第三组校长肖卫平、书记杨添麟带队;第四组高三年级组长简孝喜、生物备课组长严春玲带队;第五组教务主任杨再兴、招生部主任周湘林带队。目的地——学校20公里以外的洒溪古村……
大家唱起华清校歌《雏鹰展翅》,红旗猎猎,欢歌响彻——
“沅水之滨华清美,华清绽新蕾。春风化雨育桃李,淳淳沁心扉。万千学子傲群雄,五溪彩云追。啊华清美,啊华清美,雏鹰展翅飞!”
队伍成纵队前行,每一组第一位教师为旗手。党旗先行,校旗紧跟,团旗随后,黄绿彩旗依次前来。出郊野、入田园、越溪涧……时而是山间小径,时而是宽阔大道,时而是大河奔涌!
长长的队伍,在冬日的冷风中,升腾起滚滚的热流……
董事长杨镇华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列!这是他第三次带领自己的队伍走上这一条道路——洒溪是他的故乡——父亲曾告诉他,自从南宋年间一个叫做杨首达的始祖迁来黔阳,杨家便一代代在这里生根开花。明朝中期的一个世祖曾考取功名,效力朝廷,告老还乡时来到洒溪,修建了一幢气势不凡,飞檐翘角的青砖四合院。清朝时期,一位世祖因为文章一流,又得到乾隆皇帝的御笔钦赐“芹泮生香”。那一块牌匾,至今悬挂在老屋的横梁上。
这一幢四合院,留下了他多少童年的欢笑,少年的苦乐,青春的憧憬……上初中的时候,为了去乡政府上学,他第一次踏上了门前的那一条弯曲的小路;18岁参军的时候,怀抱着满腔的激情,他走上了那一条充满挑战的小路;而今,他带领自己的队伍又一次前来,这里早已成为一条康庄的大路!
奋勇前行
孙梦苓董事走在第二组的最前列,左右手轮流交换向前举起长长的自拍神器,进行抖音直播,并不时幽默地解说着,“各位年轻的老师们,老阿姨在前面为你们加油!放开步子,挺起胸膛,不要害怕……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走累了?走不动了?如果真是战争年代,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你能说自己走不动吗?加油……!”
不知什么时候,校长肖卫平、书记杨添麟一起,追上了走在队伍最前面的董事长杨镇华。五面红旗也纷纷越过原来的小组,走到了前列,呼啦啦迎风招展。但见杨镇华迈着标准的军人步伐,昂首阔步;右侧的肖卫平器宇不凡,目视前方;左侧的杨添麟步履稳健,目光睿智。教师们争先恐后,紧紧相随……
队伍中有人率先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歌声汇成一股声浪,惊起了路边的小鸟,吸引了正在劳作的农人,牵动了山坡的松风!
这确是一支由不同年龄段组成的拧成一股绳的“团结”的队伍!你看——五零后向老师、张老师尽管年过花甲,步态也不输年轻人;六零后蒋老师、谭老师、杨老师尽管气喘吁吁,也在拼力迈进;七零后八零后是中坚,步态矫健,气定神闲;九零后零零后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脚步声,喘息声,欢笑声,加油声,伴随着歌声,“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德育处主任王芳、办公室田真真开着一辆小车,时而来到队伍的前面,或在风景绝佳处,或在道路拐弯点,对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摄像录像;时而将小车停在路边,看哪一位老师唇干舌燥,赶忙递上一瓶矿泉水;看哪一位老师汗流浃背,急速将他(她)脱下来的衣服接过来,放在车上;看哪一位老师步履艰难,即刻上前问候一声,为他(她)鼓劲,加油!
五公里——十公里——十八公里——队伍渐渐拉开了距离。除了为大家服务的王芳和田真真,任何人不得坐车,只能坚持徒步。又是一个山坡,董事长杨镇华、校长肖卫平、书记杨添麟早已站在山坡的高处,回首俯瞰,曲曲折折的山道上,教师们一个个依然在顽强地前行,没有一个停下,没有一个掉队,没有一个埋怨。历史老师王承橙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政治组的朱琴霞用旗干拖着已经步履趔趄的李先、谭美;电教老师唐武松用旗干拖着一个九零后女教师;招生办老师周湘林用旗干拖着肖婷婷……
听!——是谁领头,又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此情此景,让董事长杨镇华感慨万端。从年办学以来,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齐心协力迎难而上的教师队伍,华清高级中学才能在各种困境中脱颖而出,茁壮成长,才能树立“洪江市内争排头,怀化市内成一流,湖南省内争上流,国内也有知名度”的宏图大志!
古村欢歌
时间已临近下午一点钟,红旗依然在征途翻卷。
“美女们,加油!帅哥们,加油!”“超越自我,争做第一,加油!”“目标就在前方,最后的冲刺,加油!”但见走在最前面的第五组,红旗拂动之处,响起一阵欢快的歌声,仔细一听,是《战士打靶归来》歌: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一二三——四!”
王芳、田真真“卡擦卡擦”拍完几张照片,转身上车,到达目的地洒溪村部。路边的山坡上,一片耀眼的金黄,野菊花开得正旺。两人灵机一动,变成了采花姑娘,不一会儿,胸前就抱了一大束花儿。远行的健儿们来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每人接过一束花儿,脸上带着一种骄傲,一种自豪,一种“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喜悦!
洒溪村支部杨书记,早已指挥人员在村前的广场里,铺上了红色的塑胶地毯,迎接凯旋的队伍。各组人员到齐,以组为单位坐成圆形,各自齐诵口号,“华清第一,华清必胜!”“脚踏实地,奋勇向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前三名依次是第一名五组,第二名一组,第三名四组。重整纵队,由董事长、校长给前三名队列每一名成员颁发奖品。
“各位老师们!大家辛苦了!”董事长杨镇华站在队列前。“今天,是我带领我们的团队第三次徒步来到我的故乡,来到这一个美丽的洒溪!第一次是在四年前,记得那一次的行走,有的老师走到半途,就想打退堂鼓;有的老师心里有怨言,体力严重透支;有的老师再也不愿迈出一步,甚至哭泣。第二次徒步,随行了几辆车,有人偷懒、有人怕苦、有人趁我不注意悄悄地坐上了车……去年疫情没有开展活动,今年——今天的表现最好!”
杨镇华慷慨激昂,“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队伍,我们是一个一往无前的队伍,我们是一个百炼成钢的队伍!我们的教师们——今天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从五六十年代的老教师,到七八十年代的中年教师,到九十年代甚至零零后的教师们,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却!没有一个人偷懒坐车!你们都是最棒的!
路,是人走出来的!一个人的脚下丈量了多长的道路,他就能爬上多高的山峰!你们知道吗?我们今天走过的这一条宽阔的大道,在我童年乃至少年时代,是一条充满荆棘和坎坷的路!这里曾经流传着一句话,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没饭吃没水喝!”
“你们看我今天长得那么黑——为什么?”杨镇华笑道,“就是小时候整天泡在溪水里,泥水里,泥巴浸入了皮肤,再也出不来了!所以我拼命地跑田埂,拼命地爬山坡……小时候,父亲常常指着横梁上那一块黑不溜秋的‘芹泮生香’的牌匾,对我说那是我们家族的骄傲!芹是指香芹,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泮是指泮水,代表学宫前面的水池。意思是长期在学宫前的水池畔,种植香芹,自然齿颊留香,学识丰厚。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即便一朝成名,也要常常反躬自省,不骄不躁,才能保持长久的书香气息……
今天,我终于走出了老祖宗的视线;今天,我又回到了老祖宗的怀抱!我要让‘芹泮生香’这一块牌匾的精神内涵,高高地悬挂在我们华清高级中学的校门,使它成为我们华清高级中学代代相传的文化血脉!”
“华清必胜,华清第一!”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文/易水寒)
易水寒,年初加入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年进入毛泽东文学院研修班学习毕业,担任怀化市鹤城区作家协会主席十数年至今,文章在全国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转载。曾任《怀化日报》、长沙《财富地理》、东莞《文化周末》记者、编辑,获湖南省文学大赛一等奖一次,怀化文学大赛一等奖四次。出版散文集《人坐秋天》《孤月寒泉》,写作长篇传记《觉性之光》。年著作《孤月寒泉》获得怀化文学艺术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