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平鸟 >> 和平鸟的形状 >> 林州视点东姚镇北坡村省级传统古村落旅游项
振兴乡村创新路
——东姚镇北坡村省级传统古村落旅游项目开工典礼剪影
黄连翠黄,帚羽嫩青,石榴花红。
大美林州的夏日风光似乎齐聚在了东姚镇东坡村。
青丛偎依着山道弯弯,红旗插遍了岭岭沟沟,万绿丛中几片红,这个盛装让空山格外美丽,分外妖娆。
5月12日,市民协主席李银录,顾问郝明亮、于报生,副主席傅艾学、李学林、王长顺一行六人驱车前往,为振兴古村落文化而摇旗呐喊。
地产丰富,传说美丽。
北坡村位于东姚镇区东部,距镇区约10公里,建制在明中兴时期,有村中石兑臼为证,据说明朝时期公元年,北坡村座北朝南,得名北坡村。
振兴乡村,文化是魂。
在开工仪式上,村党支部书记刘迷存重磅推介北坡传统村落:
“今天是我们北坡村省级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实施开工典礼大会,这是一项功在当以利在后世的一件大事。我们村有中国四大发明造纸业造纸古作坊,有朱德总司令的旧居,有武生大院,有刘家东、西大院,有林州通往汤阴的茶马古道,有抗日战争时期的碉堡、战壕,有唐朝时期马凤英的山寨和练兵场,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严格按照传统村落规划设计方案开发包装,保护好我村的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感受乡愁,留住乡愁,让农民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东姚镇镇长万茂青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北坡村生态驴养殖与乡村旅游开发,就是北坡村发展产业、兴旺产业的具体举措,落脚点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富裕。今天的项目一定要充分考虑村情特点,科学设计,认真规划,将生态驴养殖与生态游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个可持续增收、健康稳发展的优势产业。”
产业兴,百业旺。
据了解,投资商首批款项用于生态驴养殖,将引进头肉驴,白天散养,傍晚添喂草料,粪便提供给农民追肥,收购农民的谷杆儿作喂养佐料。
我到北坡村才知晓,原来北坡和洪河是一个村,后来分而治之,名胜九州的“洪河小米”的生产基地就在北坡,村民们因种谷子而富裕,因出售小米而富有。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北坡村地处山区,土层薄弱,土质不是白云岩风化石就是红胶石,种植玉米、小麦均不丰收,唯独适宜种植耐干旱,耐瘠薄的谷子。所以,这里小米种植历史悠久,且久负盛名,早在唐朝时期,这里生产的小米就是贡米。
扬古厚今,传承宏大。
村党支部书记刘迷存在接受采访时,道出了他的北坡梦:
“通过传统古村落旅游项目的开工,依托传统古村落的资源优势,利用洪河小米国家级品牌效应,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踏入这个明代建制的村庄,古风、古迹琳琅入目,石墙、石屋、石阶梯,诉说着百年的沧桑;木门、木窗、木梁檩,讲述着自力更生,因地取材得精神;一“勤”一“俭”一“读”一“耕”,世代的家风流芳千古,影响着子子孙孙。
这里有文明的史话。
一个圆形的墙角,一个缩回去半尺的山墙,足以看得出这个村的“礼让三先”的行为,足以见得古人们的“恭敬然后尊让”的民风。
一缩缩出了和谐,一让让出了友善。
和能生财,善会发家。
这里从古至今,武士、文人、骚客,举不胜举,便是最好的诠释。
沿街而行,穿巷而过。
石磨已复原,石扇静待着,偶得一稀奇,石围墙间一空处,一扇柴扉映入我的眼线,让我的脑里突然冒出一句古诗“小扣柴扉久不开”,本想亲自去感受一下,但同行者劝到,杂草纵生的庭院,说明主人早搬迁了,去不去“扣”都是“久不开”的。
振兴古村落,民协为之乐。
市民协副主席、市书协副主席李学林欣然提笔,刚柔并重,一幅遒劲大字带着民协的祝福,把“古貌展新颜,功德续千秋”希望赠予了村党支部书记刘迷存。
一波平息一波起。
有名的快板王,市民协副主席、市曲协主席赵长生嘴早就痒痒的,还没等捐赠书画结束,小梆子一敲,标准的林州方言快板就闹锝众伙儿哈哈大笑。
山乐,水乐,人乐。
好一组幸福的指数在升腾着。
村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好客的北坡村民为我们的到来,兴奋不止,薅野菜,折黄连骨朵,拿出自养的驴肉,摆出牧场的鸵鸟蛋,加上地道的东姚大烩菜,那个美劲,可别提有多大。
开发商吕祖学告诉我们:
“通过和北坡村书记协商,加上我对古村落有很大的兴趣,我有信心来改变北坡村古村落的面貌,一期已投入牧场建设,很快将进行古村落复修,敬请各位多来指导。”
言语不多决心大。
我们相信,这个年就被列入第五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一定能在这个东风的吹拂下,振兴只是时间的问题。
图文:王长顺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