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平鸟 >> 和平鸟的繁衍 >> 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道出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大千世界中,渺小如蝼蚁,高贵如人类,每天都在不停地忙忙碌碌。然而,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却很少有人去追问,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忙碌似乎就是全部的意义。
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中,有一句让人深思的话:
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自由地享受阳光,森林,山峦,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满足。但可惜的是,人们平时往往忽略它,而在战乱时又会领会得格外深刻。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一同外出,在路上,孔子让他们谈谈自己的人生志向。
几位大弟子认为这是表现的好时机,于是慷慨激昂地谈了一番治国安邦的理想,但是孔子听后却没有表态,而是询问旁边正在鼓瑟的曾点。
曾点不紧不慢地答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的理想很简单:暮春时节,和几个大人小孩一起去郊游,接着再河里洗个澡,在祈雨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
听罢这个回答,可能很多人认为曾点胸无大志,然而孔子却非常满意地说:“吾与点也!”
孔子为什么会赞同曾点呢?因为曾点所描述的情形,就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的样子——没有征战杀伐,而是天下太平,人们安居乐业,悠闲地享受平常的生活。
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但托尔斯泰和孔子的观点不谋而合,在他们看来,幸福就藏在平凡的生活中。
然而,过度功利化的社会,却将人的心灵异化。人们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地想如何升官发财,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却忽视了生命本来的意义。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它可以开启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它就像一座免费的宝藏,总有取之不竭的美好等待人们去发掘。
道家认为,养心首先就要养一颗自然之心。
首先就是身体回到自然状态,然后就是心态保持自然状态。
陶渊明辞官后,写下了“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过上了以自然和诗酒为伴的美好生活。
梭罗带着一把锄头,独自来到瓦尔登湖畔,过了两年隐居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共只花了62美元。
他在《瓦尔登湖》中写道:“多余的财富只能够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购买的。”
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让很多人成为了金钱名利的奴隶,不惜铤而走险,甚至与亲人决裂,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呢?
我们的心灵本来是质朴的,就像大自然一样,但是过多的欲望让心灵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当你压力山大时,不妨来到户外,与青山为伴,与飞鸟为友,静静地聆听,默默地感受,很快你的心情就会轻松很多。
你会发现,真正的幸福很简单,就像自然一样平常。
然而,没有一颗平常心,是很难品味这种简单幸福的。
珍惜平凡的生活,抓住每一个快乐的瞬间,幸福一定会常伴左右,生命的真意也会随之显现。
战争与和平(套装上下册)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55.56购买